昨兒的微博「熱搜榜」,衝上熱搜榜首的一個話題令人大跌眼鏡,甚至莫名其妙。
這個話題便是#我小叔才50歲就已經被社會淘汰了#。
乍看話題,以為是某些人物報道自媒體的新作。作為一名跨過40歲門檻、開始「奔五」的老男人,看到這話題熱度,一種緊迫感撲面而來。
而進入話題之後,卻發現只是一名網友對小叔現狀的文字畫像。歸納起來,就是該網友的小叔社交活動少了、封閉在了自己的小世界裡。得出的判斷,則是覺得他「才50歲就完全被社會淘汰了,與社會脫節了」。
網友的觀察當然沒問題,問題出在這個熱搜話題上。按照我對熱搜的理解,應該是大家對某一話題都感興趣且熱衷於討論,才能夠登上熱搜榜。熱搜有時代表的是公眾關注的事件的熱度,比如五月天涉嫌假唱這事兒;有時則代表着某種思潮或社會現象。
可關鍵是,這不過是一位網友的主觀感受、片面觀察。就這麼段非常主觀的描述,卻登頂熱搜榜一,令人甚是費解。而更費解的是,甚至這個話題下,既沒有主持人,置頂的文章,甚至都沒有帶原本應有兩個「#」標註的話題詞。
熟悉微博運營機制的人大多明白,這種「空降熱搜」,是微博小編出於某種目的強行手動添加的一個話題。
熱搜小編為何要把這麼一條網友個人發帖強賦話題推上熱搜第一,讓人心生疑竇:這種涉及年齡標籤、販賣焦慮的話題,空降到一個自詡為「「公共輿論基礎設施」的社交平台熱搜上,真的合適嗎?
「50歲就已經被社會淘汰」,多麼可怕的現實。但這真的是現實嗎?沒有調查,沒有實證,只是個人觀感,甚至都沒有好好跟小叔對話,就臆測「被社會淘汰」。對於個體表達來說,這種表述沒有太多可指責。但微博作為重要的輿論場,讓這隻言片語變成社會話題,為一個年齡段的群體打上了標籤,增加了「被社會淘汰」的焦慮,還登上熱搜第一,未免太過草率,甚至任性!
僅僅為了滿足用戶的情緒價值,就給某一年齡群體草率地樹立刻板印象,貼上可能引發年齡歧視的標籤,無論是算法也好,人工也罷,如果話題只是為了「眼球效應」、煽動情緒乃至販賣焦慮,那麼不僅會滋養糟糕的輿論生態,還可能對相應的群體帶來傷害。
大概是情緒價值具有流量體質,年中火爆全網的一個視頻——《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引來無數質疑和紛爭。網友的質疑不無道理:如果人物寫實脫離事實原貌,放大苦難實際上就是在消費苦難,即便它是有「八九成真實」。而「我小叔才50歲就已經被社會淘汰了」與「二舅」相比,更加主觀、更加片面,看似描述50歲小叔的現狀,實際上卻是一場對50歲男性群體缺席的輿論審判。
可怕的是,被審判的群體,對此話題卻並沒有辯駁的空間。從留言來看,多數都是年輕人的調侃。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聲道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