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朋友的真實故事,他的媽媽失業了,管事兒的給她開了,找了個更年輕的人,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媽媽現在才不到50,連個掃大街的活都找不着了……」
今年6月份,16-24歲城鎮調查失業率達到了19.3%,但實際上,除了剛畢業的年輕人,還有一類人群也面臨着極高的失業風險:45歲以上的大齡勞動者,也就是我們爸媽那一輩人。
大齡失業者,在數據和報道中都很少被關注,但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
他們或許是企業下崗,或許是做生意失敗,或許是打了一輩子零工、但由於年齡限制而遲遲找不到下一份工作。
「失業」這個詞,他們甚至不怎麼提起,而是說「沒活兒幹了」,「沒人要了」,「生意做不下去了」。總之,還沒到領養老金的年紀,就先斷了經濟來源。
現實生活中,這部分人群可能比你想得要多得多。
中年失業,該怎麼辦?
中年失業人群,目前還沒有完整數據,但很可能遠高於城鎮調查失業率公布的4.5%。
統計指標里定義的「失業」是指:沒工作;能工作;且在找工作。
這就意味着,沒有積極尋找工作的人,比如在家啃老的,不算失業;農民工回老家務農的,也不算失業;今年一季度,農民工外出務工數比去年減少了5000萬,其中有部分是在城市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回家務農的,但在失業率統計中,沒有他們的身影。
以廣州這個全國勞務輸入主要地區為例,2021年第二季度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的求職者,近一半都是45歲以上。就連互聯網從業者比較集中的BOSS直聘上,40歲以上大齡求職者的數量也在迅速增加。
要知道,對縣城和鄉鎮的父母們來說,找工作主要還是靠親戚朋友打聽介紹,沒有登記、也不會用招聘軟件的,還有許許多多。
他們中的很多人,有着共同的成長經歷。
60年代末70年代初,他們出生,那時正值中國第二次嬰兒潮,每年新生兒數量超過2000萬,而當時的城鎮化率只有10%出頭。
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在農村和兄弟姐妹一起長大,童年記憶里充滿着匱乏和一窮二白,過年也吃不上幾口肉。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們進入社會,職業和家庭的起步都伴隨着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
當時很多沿海地區的家庭都是媽媽去就近的服裝廠上班,爸爸在工地忙碌,或者是開個夫妻店、做點小買賣;東北很多人去了集體農場、礦區、國企;四川、湖南等內陸地區的很多人,則背井離鄉加入了轟轟烈烈的「民工潮」。
雖然中間遇上了包分配和福利分房制度的取消,也經歷了國企下崗潮的衝擊,但他們秉承着幼年時期艱苦樸素的生活方式,相信只要肯吃苦,日子就有盼頭,未來一定是一年比一年好。
他們的生活經驗也確實如此,改革開放40年,城鎮率從10%出頭快速上升到65%,有7億多人從農村人口轉為城鎮人口,這背後的主力軍,正是這一代爸爸媽媽。
他們未必積累了多少財富,卻也憑藉着自己的努力,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過上了還算安穩的生活。
但,進入最近的十年,時代的變化,年齡的增長,讓他們開始有些手足無措。
快速變化的時代,和落後的中年人
在爸爸媽媽們的中學時期,很多人的夢想就是讀中專和技校、成為一名光榮的工人。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45歲到59歲的勞動人口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只有7%。大多數人初中讀完,十六七歲,就直接進入了社會,能做的也就是採礦、製造、建築業和基礎服務業,一些我們現在認為的「苦活髒活」。
他們也很少想什麼跳槽、轉行,很多工作,一做就是一輩子。
曾經,工業化的高速電梯一路向上,捎帶過他們一程。但如今,產業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低技能行業帶來的就業機會越來越少。
21世紀以來,製造業新增就業機會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電子設備等對技能要求較高的行業,而金融、房地產、教育、文化傳媒等服務業,也對知識水平有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從業者主要還是集中在二三十歲。
當行業變化的速度遠超過了自身知識和技能更新的速度,逐漸步入中年的爸爸媽媽們,只能被時代的洪流往前推,進入信息社會。
要說對互聯網的接受程度,也不是一點沒有。爸爸媽媽們或許在手機上學會了拍視頻、發紅包,但很少通過網絡述說自己的處境和困難。能替他們發聲的往往是他們的孩子。
在一些社交網站上,「父母失業了怎麼辦」「爸爸媽媽找工作有多難」已經成了熱門詞條。這個年紀面對的,一方面,是自身知識和技能的不匹配,另一方面,是無處不在的年齡歧視。
我們老開玩笑說失業了就去送外賣,但對大齡失業來說,這個玩笑也開不起。美團外賣的年齡限制卡在50歲,順豐招聘的快遞員,也多在25到37歲之間。
出了大城市,在鄉鎮和縣城的體制外,就幾乎沒有退休的概念,只要幹得動,就得繼續干。四五十歲,在村里鄉下明明還是幹活兒的主力,在城市,卻僅僅因為年齡被排斥在外。
能去做什麼呢?連保潔、保安、服務員這些崗位,也是能招到三十歲,就不要五十歲。武漢的一家菜場甚至曾經規定45歲以上不能擺攤。
不解、無力,但他們也沒有辦法停下。大齡人群失業後,35%的家庭儲蓄只能維繫三個月的生活開支。
他們上有七八十歲的老人,生個病就可能拖垮全家,下有二十出頭的孩子可能還在上學,就算已經工作,也很難開口向子女要些什麼,更何況孩子可能也是上面說的那19.3%里的一份子;大齡失業的父母們,只能頂着生活壓力繼續奔波。
睜開眼,周圍都是依賴他們的人,卻沒有他們可以依賴的人。
他們的願望很簡單,一是看着孩子成家立業,盡全力給他們備套婚房首付;二是趁着自己還能幹點啥,多攢些養老錢,不要給孩子添負擔。
然而,很多人攢錢的方式只是簡單地存進銀行,卻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意識。
跟小區裝修隊的幾個泥瓦匠師傅聊過天,他們在城裡打工賺的錢,除了保障基本生活,還有一項重大支出是應付老家各種人情隨禮。
青島一個普通縣城的婚禮份子錢大概是800塊,南方一些小鎮甚至要包2000塊的紅包。但問他們養老保險交了沒,回答卻是:錢不夠,不交了。
現在的「他們」,就是未來的「我們」
還記得開頭朋友的故事嗎?他說,媽媽她現在在村子裡找了個包襪子的活兒,計件給錢,一雙襪子三四分,從早上六點做到晚上八點,能掙50塊。
其實,他和媽媽都知道,這點錢要改善生活基本不現實,但爸媽辛苦了半輩子,到這個年紀也很難真的閒下來。
對他們來說,有活兒干,有事兒做,有人惦記,心裡就踏實。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後浪研究所)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