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夏以來,中國多地氣溫超40攝氏度,持續的高溫天氣使得中國南方多地出現重度氣象乾旱,許多河流湖泊水位持續萎縮。據中國自然資源部遙感監測數據顯示,作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陽湖面積明顯「縮水」,整個水體面積縮水到600平方公里以內,僅為平水位時期的六分之一不到。而且9月起鄱陽湖應進入豐水期,但是如今卻是汛期反枯,27座水庫已無水可抽。
鄱陽湖所在的江西省,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魚米之鄉,鄱陽湖在江西更是有母親湖之稱。每年的4月份到9月份,是鄱陽湖的豐水期,水體面積超過4000平方千米。此時的湖水充沛,不僅漁業資源豐富,更是能為農田的豐收保駕護航。按照往年的記錄來看,一般要到10月鄱陽湖才開始進入枯水期,湖面將漸漸萎縮,形成「碧野無垠接天雲」的廣闊草洲。河灘與9個獨立的小湖泊連接,成為北方候鳥遷徙越冬的最佳之地。這也是為什麼鄱陽湖被形容為 「高水為湖、低水似河」的原因。
漁民魏治福是江西省南昌市南磯鄉向陽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他在鄱陽湖打漁已經超過20餘年。他告訴記者,往年就算進入枯水期,鄱陽湖的水也從未像今年這樣過,此刻鄱陽湖乾涸的河床上遍布了河蚌和魚兒焦乾的屍體,魏治福說他將今年鄱陽湖的現狀拍成視頻轉發給以前一起打漁的漁友們,大家都認不出視頻中龜裂的土地竟然是鄱陽湖的河床。
在鄱陽湖西邊有一個小鎮名叫星子鎮,在這個兩萬多人的小鎮裡,很多人以種植水稻為主要營生。程昭元原是村裡的種糧大戶,從事水稻種植以及十幾年了。但是從今年7月開始的乾旱,讓儲水提前耗盡,目前他面臨着將有數百畝的水稻或將絕收。往年灌溉用的鄱陽湖水今年在水稻的生長期就用完了,如今水稻到了成熟期,大片大片的稻田因為沒有水源,有的已經抽穗的水稻全是空殼,有一部分已經徹底枯死了。
根據中國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辦的數據顯示,本輪乾旱災害已經造成全江西300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365.3千公頃,絕收27.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6.8億元。
鄱陽湖乾涸的消息在網絡上也引起了很多網友們的討論,其中一位科普領域創作者「星球研究所」指出,鄱陽湖的枯水期提前其實與三峽大壩的建立有着不小的聯繫,身處長江上游的三峽大壩攔截了大量泥沙,但當水庫放水之時,下放的是較為清澈的水,而清水相對於泥水的攜沙能力更強,因此對河道的沖刷更強。每年長達9個月的清水下泄,使得長江中下遊河床越來越深,長江的水位因此逐漸下降。再加上每當到了長江汛期末的10月份,為了滿足通航、發電等需要,三峽水都會庫閉閘蓄水,中下游水位因此加速下降,這將直接導致鄱陽湖枯水期提前並整體延長。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