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力極強的奧米克戎變種病毒正在北京門戶天津擴散。天津市當局12日下午全城緊急放假,1400萬居民啟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當局還宣布,因天津突發疫情, 「兩會」推遲召開。奧米克戎變種從天津擴至安陽後,現已擴至大連,天津當局全力防範病毒變種擴至北京。但專家懷疑,北京不惜巨大社會成本清零死守,一時或可,長期恐怕是徒勞的。
天津死堵 取消兩會
天津5天來,累計發現100多起奧米克戎變種,當局尚未一如西安那樣採取「全城封鎖」。據分析,西安封城荒腔走板,引起公憤,天津吸取教訓,小心翼翼,實施「軟封城」,但壓力極大。首要原因,天津是北京門戶,若變種從天津流走北京,李鴻忠為首的天津當局擔不起責任,另外一個極其重大的因素是,北京冬奧會開幕在即,天津無論如何,也要「就地消滅」變種病毒,但又不能像西安那樣招致人人詛咒。
從絕對數字看,天津不過百餘例,但西安也不過出現了百餘例德爾塔變種後全城被封鎖,蓋因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要求各地實施「清零」政策,有一例即被視為破關,豈能容忍百餘例。因此,天津當局動作頻頻,十分緊張。但是,在西安封城引發民怨後,天津的清零手段也引發懷疑,而且如此清零也並不能絕對保證北京不會出現奧米克戎。
在天津對1400萬人普篩一輪後,周三全市緊急放假,宣布進行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當局宣布即日起提早放寒假,所有學校一律實行封閉式管理,校外無關人員不准進校,校內學生未經批准一律不准出校。
三月初中國進入十分重要的「兩會」會期,全國「兩會「召開前,各地需先行召開人大政協「兩會」,12日,天津市人大與政協官網宣布,鑑於疫情突發,推遲「兩會」,何時開會,日期不詳,「另行決定」,中國只在2020年武漢疫情大爆發傳染全國後,推遲過「兩會」,天津此舉,是否影響全國「兩會」召開時間,有待觀察。
變種病毒從天津擴至大連
周三傳出的另一個不利的消息是,天津發現的奧米克戎變種在最早擴散至河南安陽,導致500萬人口的安陽市周一起全面封鎖後,現已查明變種病毒擴散至東北大連。根據官方通報,從天津返回大連的兩名大學生,12日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兩名大學生8日離開天津時核酸檢測結果陰性,10日檢測仍為陰性,12日呈現陽性。
據指兩位大學生1月3日至8日在天津市區活動。大連目前已開始大篩查。另外,天津變種擴散,引發各地恐慌,根據自由亞洲報道,本周二晚,武漢市區兩級政府突然下令,封鎖四個高速公路出口和四個省幹線公路卡口,以防範河南、陝西等地疫情蔓延至湖北。
專家指清零不可取
中國「嚴防死守」「全民普篩」的嚴峻情勢外界很難理解,從官方公布的絕對數字看,最近24小時,全國新增本土病例166例,河南省占118例,天津33例,與西方國家公布的數字相比,不成比例。但中國嚴防死守,全就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零容忍政策所致。從西安發現百餘例新冠變種即封鎖1300萬城市,繼而封鎖200萬人城市禹州,在500萬人口的安陽發現至少兩例源自天津的變種病例後,也立即實施全城封閉,統統都是為了「清零」。為此,作為北京門戶的天津,大動干戈,實施「軟封城」,完全符合當局的「零容忍」邏輯,儘管引發人道災難和造成重大經濟代價的風險極高。
但是清零政策有效嗎?中國知名留美癌症醫師張玉嬌11日以「Omicron前車之鑑」為題在微博發文,指奧米克戎病例與死亡數呈現「脫鈎」,預計歐美等西方國家在夏天達到群體免疫,他表示「動態清零」越來越難防奧米克戎,傳遍中國只是時間問題,他委婉建議中國當局檢討目前的「動態清零」防疫措施。他在文中說,奧米克戎已經傳入天津、河南、廣東。以它的高度傳染性,動態疫情清零將會越來越難,成本越來越高。想把新冠阻止在國外暫時或可,長期不可行。一旦新冠病毒在其他國家常態化,「傳遍中國只是時間問題,現在不會,以後一定會」。
他的文章在中國網絡引發關注,一天時間,閱讀量突破百萬,但他同時也遭到人身攻擊和舉報。
奧米克戎進入北京只是時間問題?
世界日報在「『中國式普篩』極限?掐住北京咽喉的天津Omicron」一文分析,「短時間內反覆啟動全城普篩的爭議政策,不是針對Omicron,而是中國為了『防疫清零政策』的反射性鐵腕,除了從去年12月到今天還在『社會性清零』的西安以外,人口超過1000萬的鄭州市,就因為Delta+Omicron兩路病毒的同時包夾,而在五天內執行了五次千萬人普篩……這種大規模篩查的手段,似乎已經走到了越篩越多、永遠排查不完的『政策極限』」。
根據西方國家經驗,奧米克戎一經發現,擴散極快,天津既已發現奧米克戎,或在發現前可能已擴散,天津北京兩地距離僅有百餘公里之遙,且人員來往高度密切,引起外界對北京發現奧米克戎只是時間問題的推測。不過,根據中國日報報道,北京冬奧組織委員會疫情防控辦公室副主任黃春1月11日表示,目前天津疫情的「整體情況可控」,組委會也都在持續評估和關注病毒的傳播性和危害性。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