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經濟學」是什麼?學者:搞壟斷收購 奪取定價權

自由亞洲電台
2022-10-08
image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片來源:NICOLAS ASFOURI/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國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近日提出具有愛國色彩的「人民經濟」後,引發輿論熱議。在本台最新一期《亞洲很想聊》節目中,專家們也針對所謂」習近平經濟學」的內容和走向,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即便習近平不時仍宣稱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但在《亞洲很想聊》節目中,政治評論人士任松林分析認為,在中國,計劃經濟仍是主流,國企壟斷一直在做,只不過過去悄悄地做,現在做得更大一些。

任松林說:「中共從來沒有把一些壟斷企業放開,中國從來沒有完全的市場經濟,只不過是放開了一些當時不能做或者做不了的、或者不重要的。中國的交通、電力從來就是國營的,中國其實現在的主流還是計劃經濟,從來不是市場經濟。國有企業的經營,是按照國家戰略來經營的。」

民企拼出成績 政府國企收割韭菜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市場學教授謝田提到,九零年代約三分之二GDP為國有企業貢獻,三分之一為民間企業貢獻;習近平第二任明顯加強國企地位,國企對GDP貢獻度提高到四成左右。和正常國家賠錢事業交由國家經營不同的是,在中國,最賺錢、最值錢的行業被國企壟斷,與民爭利。但國企只貢獻約百分之十五到十六的就業機會,而私營企業占六成GDP,但提供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就業機會。 

謝田指出,習近平任內把國企做大、打壓私企,併吞很多民營企業。如高科技、互聯網產業,中共做不了,讓馬雲、民間企業家做起來後開始割韭菜:「螞蟻金服或金融服務產品政府慢慢收起來,以後可能會用國家利益、國家機密涉及大數據為理由,所有互聯網企業都收歸國有。一旦運作穩定,國企官僚可以接過來繼續運轉,不用第一代創業家、企業家的創新,就是政府收割的時候。」

謝田分析,習近平的思維更像毛澤東,把私人企業成長視作威脅。如民營企業家孫大午給農村農民開放免費醫院非常成功,作為白手起家的農民企業家和千百萬富翁,事業愈大愈觸犯地方政府和高層的利益;加上他跟北京知識分子、異議分子結合,這是中共不能接受且非常害怕的。

謝田說:「秀才造反不怕,但秀才造反如果有財閥的支持就蠻可怕的。中共就可以把他逮捕入獄、資產全部充公。這是習近平批准、同意、暗示去做的。很多民營企業、互聯網、大數據,開創金融領域、網上支付,甚至侵襲到中共自己壟斷性銀行企業,那它是不能容忍的,就開始收編、充公。回到老路上去,愈來愈像毛。」

習近平是斯大林信徒 國企壟斷試圖成世界第一

旅美政論人士任松林解讀:「習近平不只是毛的崇拜者,還是斯大林的崇拜者,他現在做的事是想壟斷。」

任松林舉例,2018、2019年習近平把所謂的「南船」「北船」,也就是中船工業和中船重工合併,叫「中國船舶」,合併後變成世界第一大造船企業,超過韓國現代重工。他為何要做成世界第一大,像寶鋼武鋼的合併也成為世界第一大鋼鐵公司,原因是他想壟斷。 

任松林說:「習近平不只想壟斷中國,還想壟斷世界。報價一下跳出了韓國人,很低不賺錢。中國船舶合了以後,營利利率、營收百分比反而下降,但習要這麼做可以在世界上有定價權。他現在一個公司就占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點二、去年交付兩千二百六十艘船,為何要這樣做?他知道,合起來解決不了問題、效率更低,他要搶合同、要壟斷。」

謝田指出,中國國企並沒有帶來真正競爭,而是成為寡頭,聯合操控市場。國際市場油價下跌時,中石油和中油並沒有互相競爭調降價格,反而聯合壟斷維持價格。中共搞「一帶一路」希望走向國際,並未獲得真正競爭優勢和技術優勢,隨着勞力成本增加、人口下降,中國勞動力、人口紅利優勢失勢,產業鏈也在轉移。

專家:中共牢控國企是為「保黨」 國家補貼破壞市場競爭規則

但謝田認為:「中共第一考量不是經濟能不能、順不順利着陸或增長的問題,提出一些政策、策略,目的是保黨、保住共產黨位置。因此需要國企作為一個錢囊口袋和資金。」

謝田說,中國電力、石油、銀行壟斷,老百姓付高電費、享受最差的銀行服務。這對老百姓不利,對中國經濟發展不利,只對中共權貴最方便、偷盜國庫最方便。

謝田說:「中共部長、省長搖身一變為國企董事長,可從裡面分紅、安插高級管理人員。中共隨時可取用金庫,國企肯定不會放棄。效率低下,可用國家財政補貼,他們堅信用國家力量賺取、集中力量辦大事,是共產黨信條;在全世界攻城掠地,達不到壟斷全世界能力,就以它所謂優勢,破壞世界市場。」

任松林提到,中國在海外發展很大程度集中在礦產,尤其是收購特殊礦產,例如2022年,中國有色金屬公司收購非洲津巴布韋的鋰礦;2016年,收購剛果銅礦,這銅礦是世界最大。洛陽鉬業向美國自由港公司收購剛果的鈷礦,成世界第一大鈷礦;2020年又向澳大利亞收購銅礦;出面收購的經常是「白手套」,資本額都不夠,卻去收購。

習提出一行業一家不要競爭 賺錢只國企有份

任松林提到,台灣在中國的最大企業、郭台銘的鴻海集團,做加工製造。這共產黨不會收購,因為它做不來。但郭台銘的一些產業很難移出中國,正好給中國創造就業,這就是它的產業布局。它覺得,做不來就讓你做,郭台銘如果想染指中國交通、電力、金融是不可能的,他若在北京開一個銀行,馬上就被關閉。

任松林說,習近平提出一行業一家不要競爭,藉口使得更多企業、更多行業國有化。習近平上台十年重組九家央企,他要把這都集中起來,完全掌握在部委,根本不是企業家,而是中組部任命的官員管理。任松林呼籲西方一定要認清形勢,不要對中國做任何幻想,中國即便今天市場「放一放」,明天又會收緊。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