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熱文:放開是因為防不住 不是因為誰的鼓吹

劉悅
2022-12-18
image
2022年11月27日北京市民在遊行時舉着一張反對審查制度的白紙。(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前段時間,中國當局在無預警、無計劃、無過渡期的情況下突然鬆綁防疫措施,以致全國各地疫情迅速升溫。由於準備不足,各地缺醫少藥,人道危機頻現。因此,有很多人開始痛批反對封控的人。對此有微信公眾號發文披露,中國當局之所以突然放開防控,並不是因為民眾的抗議,而是因為實在是防不住了。

近日,微信公眾號「往事陳列館」發布文章《記憶不容篡改:放開是因為防不住,不是因為誰鼓吹》。

作者在文中稱,這一周感染的人越來越多,一些人開始埋怨、咒罵抗議者,認為是他們的抗議才讓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放開是因為防不住,並不是因為誰的鼓吹。

作者在文中分析稱,其實早在今年8月下旬,中國的感染人數就已猛增,全國的疫情已經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滑去了。

作者直言,面對疫情的擴散,中國當局已經無法清零了,也就是說防不住了,新十條的誕生,只不過是不想承認現實而已。

附全文:

記憶不容篡改:放開是因為防不住,不是因為誰的鼓吹

這一周來,越來越多的人被感染,有些人感染後症狀還挺難受。與此同時,醫院的發熱門診出現排長隊現象,醫療資源非常吃緊,還有一些人的親人疑似感染後去世。

對於有親人去世的,我理解他們必定很痛苦,也覺得非常惋惜。

但我不太理解的是,很多人面對目前的困難,開始埋怨、咒罵「放開派」了(即「躺匪」),甚至將」放開派」稱為「殺人犯」,比如下面截圖的: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網絡圖片)

目前確實很難, 但把責任歸到「放開派」,這個邏輯非常奇怪,因為中國之所以會放開,原因是防不住了,不是因為「躺匪」或者誰的鼓吹。如果說一定要硬着頭皮繼續防下去,那代價根本不可承受。

記憶不容篡改。如果說12月7日的「新十條」標誌着中國正式放開,那麼此前的疫情是什麼情況?

我們可以看一下年內的疫情新增曲線。大家可以看到,9月、10月似乎還處於「低谷」,但這是錯覺,實際上在8月下旬數據就猛增了,比如圖上8月18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是559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是2201例,這個數據已經非常可怕!

疫情曲線
疫情曲線(網絡圖片)

從8月下旬開始,全國的疫情已經朝着那個不可控制的方向滑去了!

再看下圖,這是11月26日全國疫情新增地圖——注意,此時離「新十條」發布還有十天,北京、廣州、重慶、石家莊四個大城市當日疫情規模已經極其龐大,現實來說已經沒有都清零的可能。

疫情新增圖
疫情新增圖(網絡圖片)

有些人以為5月的上海能清零,那麼其他的城市也能清零,但是,上海是全國飽和支援2個月才控制住的,而且付出了幾乎不可承受的代價,這種情況能在其它城市再演一遍嗎?

不管你是鼓吹放開,還是呼籲繼續清零,在疫情演化的這種大勢面前,都沒有任何影響。病毒聽不懂人話。

沒法清零的意思就是防不住的意思,防不住了就是病毒會繼續擴散。」新十條「不過是承認現實而已,如果不承認現實硬扛就會付出更大代價。

某些人說「如果防疫政策能在春節後調整「「如果能等到特效藥研發成功再調整」之類的假設,完全是一廂情願,你問下病毒願意停下來等你嗎?

還有一類瞎想是「假如我們怎樣(比如嚴控入境),就能清零」,這種人往往會有意無意忽略北京兩次破防的例子。

北京不承接入境航班,」嚴控入境「對北京並無影響,北京還嚴控進京人員,進京回來就彈窗,就這種全國首屈一指的嚴格程度,4月和10月均破防,原因何在?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再嚴下去,應該是直接禁止外地人進京,除了運蔬菜的能進來,其他一律謝絕進京。

如果這樣還不夠,那北京就直接封360天,至少封180天。這並不是開玩笑,因為上半年北京為了清零搞了2個月,11月的疫情要想繼續清零,保守得封3個月起步。

不僅北京,其它幾個大城市如果要想強行清零,其代價必定是不可想象的人道災難。

防不住,其實主要原因就是奧密克戎的傳染性太強了。承認病毒傳染性太強,並不丟臉。如果要從其它角度補充,就是嚴格封城、全國核酸的成本和代價太大,國民經濟承受不了,地方財政會垮,基層早就疲憊了。

現在很多人到處歸責,無非是想找個背鍋的人,其實這也符合人的普遍心理。

但是,如果真要找人背鍋,我覺得把鍋甩給「極端清零派」反而更合理,因為正是「極端清零派」無視清零的代價極其慘重,鼓吹一直可以清零,直接綁架了政府,導致政府一直將資源投在做核酸和隔離上,一直騰不出手來做放開的準備,等到被疫情衝擊得迫放開時,才發現準備工作非常欠缺。

相反,「放開派」並不是要「躺平」,而是要回歸科學防疫、理性防疫。

比如,我個人一直認為嚴格封控(核心措施是異地隔離+封城)的代價太大了,不可持續。既然不可持續,就要早做準備——我在上半年提出過建「泡泡養老院」、對高風險人群摸底、大力推疫苗、加強正面科普等建議。

如果能早做準備,至少衝擊力會小很多吧?(當然我人微言輕,說了也不管用)

現在之所以費力澄清這個問題,是希望大家能認識到,只有正確地查找原因,才能取得真正的教訓,才不會再犯重複的錯誤!

任何時候,聽聽不同的聲音,聽聽那些當時有點刺耳的聲音,不是壞事!可以讓人保持清晰和警惕,讓人不至於一條路走到黑。

再說回來,現在已經被迫放開了,就該一放到底嗎?其實也不是這樣,我在此前的帖子也說過,放開應該是有序地放,不是放任不管。

在這方面,國際上已經很多經驗,其中關鍵的策略叫「拉平曲線」,就是說感染者儘量不要在一個時間段集中爆發,因為集中爆發後需要就醫的人猛增,會超出醫療系統的負擔(包括救護車、醫護人員都不夠用)。

通俗點講,重症患者如果及時得到了救治,是極少會死亡的,但如果因為醫療系統癱瘓得不到救治(最簡單的,救護車遠遠不夠,或者沒有醫生介入治療),那麼死亡概率就會大大上升。這就是將感染者平緩地分攤出去的意義所在。

要做到「拉平曲線」,就需要在放開疫情時,是有節制地放,保留一些對生活影響不大,但是仍然對控制感染有幫助的措施。比如下面這張截圖介紹的香港防疫措施, 「對公共場所不戴口罩者罰款5000元」,各種措施實際上比內地都更嚴,其目的還是為了控制過快地傳播。

對於中國來說,尤其重要的是針對性保護老年人,尤其是偏遠縣城、農村的老人,因為這些地方醫療資源非常薄弱。

我此前特別強調的一點是,年輕人在春運返鄉時,如果家中有高齡老人,儘量在自己陰性時回家,狀態不明時不要回去就接觸老人,更不要馬上趕集聚餐,去公共場所。

這些做法,目的不是為了繼續清零,而是為了「儘量不讓高齡老人在高峰期感染」,目前判斷過年前全國會迎來感染高峰,這段時間很可能醫療資源不夠。如果能扛過這個高峰期,後面即使感染了,有一些重症,只要及時得到救治,死亡的概率是極低的。

目前,中國仍然只是一些大城市感染比較多,很多小城市、偏遠地區還有繼續調控的空間和必要性。這需要防疫部門進一步明確措施,給予清晰地指導——即我們當前的策略是什麼,要實施哪些措施可以有哪些效果,要讓民眾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民眾才會配合。

希望大家能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救救工廠:工廠真的卷不動了

浦銘心  2024-11-04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