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湖州織里一家服裝廠生產的兒童羽絨服被曝有嚴重的質量問題:吊牌標註為70%含絨量的羽絨服,經檢測羽絨含量竟為零。這一消息迅速引發輿論關注,並登上百度熱搜榜。
據大象新聞報導,這家服裝廠通過直播以「89元(人民幣,下同)甩賣」兒童羽絨服的方式進行售賣,以遠低於市場價吸引大量消費者。但相關部門檢測後發現,這批宣稱為羽絨服的商品,實際填充物中並沒有羽絨。
目前,這批數量高達7萬餘件(總價高達700萬)的羽絨服已被查封。廠方負責人坦言,由於今年羽絨成本上漲,為了降低成本,他們以次充好,用「粉碎毛」替代羽絨。
近年來,羽絨服因其輕便保暖成為消費者的首選,隨着冬季的到來,直播間中低價羽絨服的銷售十分火爆。但這些產品的質量卻難以保障。藍鯨財經報導稱,一款售價159.9元的「鵝絨服」在直播間熱賣,其銷量超過1.2萬件。但有消費者購買後拆開衣物發現,填充物根本不是鵝絨。但在記者質詢中,店鋪仍堅稱其產品為「90%鵝絨」。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件羽絨服的羽絨成本占總成本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而今年羽絨原料價格同比上漲30%~40%,若一件羽絨服填充200克白鵝絨,其原料成本就已超過200元,再加上面料、輔料、加工費等,生產成本不會低於300元。再考慮到租金、運輸、退貨率和庫存風險,市場上無品牌羽絨服的價格通常要在成本基礎上加價2~3倍,知名品牌溢價更高。因此,低價羽絨服存在以次充好的問題很高。
專家提醒消費者,羽絨價格公開透明,可根據充絨量粗略估算出羽絨服的成本。在羽絨原料普遍漲價的背景下,購買超低價羽絨服存在較高風險。
網友「鍾sis的服裝圈」呼籲消費者保持理性,他稱:「短款低於300元,長款低於500元的『90絨』羽絨服幾乎不可能存在,除非是庫存貨或者低含絨量產品!」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