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啟臣撐不住 藍營年輕人也可打包了

陳嘉宏
2020-06-23  更新: 2020-07-08
image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圖片來源:楊約翰/上報)

韓國瑜在總統大選如何輸到260萬票?原因眾說紛紜,不少人指向韓國瑜是個「錯的候選人」,無法有效整合藍營,導致國民黨守不住「基本盤」。但這說法忽略了韓國瑜其實也是個「特異的候選人」,一百多萬的韓粉有許多非傳統國民黨支持者;加上韓國瑜在選戰末期民調蓋牌,在支持者不清楚選情的情況下,有效地撐住選戰基本盤。增減之後,260萬票當然可能是藍綠陣營的合理差距。

不過,在那之前的14個月,國民黨才在九合一地方選舉里席捲全台,攻下了15個縣市,總票數更超過大幅超越民進黨100萬票,這一來一回竟超過360萬票,實在令人咋舌。同樣的選戰主帥,為何在短短一年出頭的時間有如此龐大的選票移動?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台灣選民在地方選舉與總統選舉有着截然不同的投票取向,前者會投給「制衡」,所以中央執政者通常在兩年後的地方選舉表現不如預期;後者會投給「國家」,兩岸關係與國家走向才是選民決定總統的關鍵。

國民黨內部最近又在討論九二共識的存廢,許多主張九二共識不能廢者,很常拿韓國瑜在2018年底選舉也支持九二共識來辯護,這說法的偏誤就在於忽略台灣人「我的一票選總統」的神聖性。也有人認為民意如流水,馬英九於2012年就是高舉九二共識才當選總統,怎知台灣的民意不會反轉?這說法顯然也忽略了九二共識在過去八年的質變,以及中美關係幾乎無可逆變的翻轉。

八年前,九二共識叫做「一中各表」,「一中」符合台灣人在國民黨傳統教育下的史觀,「各表」更充分滿足台灣人粗淺認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安全感;加上美國支持、中國配合,九二共識於是能在八年前的總統大選橫掃千軍。但八年下來,所有當年支撐九二共識存在的條件幾乎都已面目全非、不復存在。

首先,過去八年來絡繹於兩岸的國民黨高官,沒人敢具體實踐「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唯一敢在對岸官員面前稱「我們的總統馬英九」的是時任高雄市長、現被提名為監察院長的陳菊。馬英九屢屢稱他卸任前的馬習會是一中各表、兩岸分治的最高表現,實情是在那場倆人會面的公開場合,任何「中華民國」與「總統」的名諱都是禁忌。曾在馬英九執政時任職陸委會的施威全,現在是國民黨內的改革派,他說:「您們(連戰等等人)遲到四年了,不敢在大陸官員面前強調一中各表,現在才要捍衛九二共識,來不及了。」

其次,八年前後,國際政治與中美關係已經產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八年前,仍值中美交往甜蜜期,美國甚至為了馬英九的選情出手教訓蔡英文,要確保兩岸穩定。八年後,美中已成戰略對手,身處第一島鏈正中心,以及擁有半導體核心科技的台灣成為美國極力籠絡的對象,加上台灣人向來親美,國民黨這套這種尋求兩岸融合,還要化獨漸統的九二共識,可以在美國這種30年一遇的戰略轉折里找到出路嗎?

但馬英九與連戰不用管這些。馬當過八年總統,連做過四年副總統,他們一生崇隆不斷,退休後仍扈從如雲,更有高額俸祿,國民黨未來命運如何,有沒有機會重返執政,大抵與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干係。但九二共識是他們的遺緒,也成為他們連結兩岸,尋找一中祖國,追求歷史定位的標誌,豈容這些國民黨後輩在這「大是大非」的議題上造次。台語俗諺:「死道友,不死貧道」,庶幾近矣。

江啟臣拋出「國民黨兩岸論述改革案」,跨出的改革步伐遠遠不夠,但將「九二共識」當成過去式,總是個開始。江的背後是許許多多不同於民進黨,但仍希望在政治事務上施展抱負的泛藍年輕人,如果江能撐住,他們或許還有一些機會;但如果江退卻,這些年輕人再無施力點,也可以打包走人了。國民黨40歲以下的年輕人只剩3%,一個不給年輕人機會的政黨,是看不到希望也無法執政的政黨。

(本文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全文轉自《上報》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