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研究學者何曉清遭香港中文大學解僱

方泠卉
2023-10-30
image
研究1989年「六四」民主事件的知名加拿大籍華裔學者何曉清的簽證延期,近日被香港當局拒絕後,香港中文大學予以「立即解聘」。(香港中文大學網頁history.cuhk.edu.hk擷圖)

知名的「六四」研究學者何曉清,近日被通知其港簽延期未獲批准,隨後立即遭到香港中文大學解僱。

綜合媒體報導,目前人在美國的何曉清,2019年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日前她接獲香港入境處通知,其工作簽證未獲批准,隨後她任教的香港中大未按慣例提供協助,而是立即將她解僱。

何曉清向法新社證實,有關她「立即被解僱」的報導是正確的。

何曉清告訴香港《明報》,事件讓她感到「心情複雜」,去年7月初她向香港入境處申請延長簽證,8月收到要求補充資料,包括她在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所從事的工作及機構資金來源等。

何曉清表示,她很珍惜香港一直以來的自由,即使學生持不同意見,課堂內外也能自由討論;過去3年在香港工作從未自我審查,自認其個人言論並非偏激,而是忠於歷史。

她還說,「作為學者和教育家,未必做到很多事情」,「若連課堂學術自由也未能守護,那麼研究亦無意思」。

《明報》報導說,港府10月28日就一起簽證申請聲明稱,不評論個案,入境處會按相關政策依法處理每個申請,並按個別情況考慮。香港中文大學則稱,簽證決定由入境處負責,大學無法影響簽證結果,也不了解個案情況;非永久居民須持有效工作簽證才可在香港工作,與世界各地的司法管轄區一致。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網站資料顯示,「何曉清教授現正休假」。

人權觀察中國部主任理查德森(Sophie Richardson)在社交媒體平台X撰文說,何曉清是「卓越的學者和教師」,其簽證遭拒是中共「學術界審查和修正主義」的「進一步證據」。

港府拒絕向外國批評人士發放簽證,包括《金融時報》和《經濟學人》的記者、英國民間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行政總監羅傑斯(Benedict Rogers)等。

香港曾是中國領土上唯一能公開哀悼1989年「六四」事件遇難者的地方,但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實施後,港府禁止了每年舉行的「維園六四燭光晚會」,並移走各大學校園內紀念六四的雕塑,包括放在香港大學的「國殤之柱」。今年早些時候,香港圖書館也移除了有關六四的書籍。

何曉清背景

何曉清出生於中國,華南師範大學畢業後,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留學,先後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之後曾於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她的首部著作《天安門流亡:中國民主抗爭的聲音》,獲亞洲協會的中國檔案評為2014年關於中國的五大書籍之一。

資料顯示,她是第一位在哈佛開授有關天安門運動及其影響課程的華裔學者,並連續3年獲哈佛大學卓越教學證書。之後她在歐美多所大學講學,2019年轉入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並於2010、2011年獲文學院傑出教學獎。

她同時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研究員,以及目前在美國德州大學柯士甸分校進行研究。今年4月她在德州大學舉辧一場演講:「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From Tiananmen to Hong Kong(聽到人們的聲音嗎?由天安門到香港)」。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救救工廠:工廠真的卷不動了

浦銘心  2024-11-04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