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5/1终止电报服务 吸引年轻人体验“电报时光”

方泠卉
2025-04-03
image
天津电报大楼(联通南京路营业厅)的电报表格。资料图片。(维基百科/CC BY-SA 4.0)

杭州将于5月1日全面停止电报业务,许多人闻讯后从北京、上海赶赴杭州发电报。杭州停止这项服务后,北京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保留此传统通讯方式的城市。

《都市快报》报导,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近日宣布,杭州地区电报服务从2025年5月1日起全面停止。杭州和北京是中国目前仅剩的两个提供电报服务的城市。

据了解,电报费用几十年来没变,一个格子一个字,一个字收费0.14元人民币。

杭州将停止电报服务的消息传开后,吸引不少民众赶赴杭州发电报。一名“90后”从上海乘坐高铁到杭州的孟女士说,在爷爷和父亲的时代,他们经常发电报互通家事,“我虽是90后,没见过电报,但对它还是蛮有感情。”

“00后”大学生小赵也从上海赶到杭州,还找了一个北京的同学帮忙收电报,内容是“有事速回微信”。小赵说:“电报是比较传统也比较慢一些的交流方式,用电报去展现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

杭州当地的一名男子小沈,近一周来帮外地人发了近100份电报。

营业厅负责收电报的黄老师介绍,目前每天约收到200份需要发的电报,有上海来的,也有北京来的,很多都是年轻人,但也有年迈的老年市民。

事件勾起不少网民的回忆,有人说:“曾经爸爸很怕接到老家的电报,字少事大。”“小时候学应用文还有写电报这个内容。”“1998年,我20岁生日住校,爸爸发了电报,我一阵紧张,啥事情居然用电报?原来是:祝女儿生日快乐。”

电报技术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是一种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的通讯方式。中国的电报服务则始于晚清时期,其兴起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至少包括:军事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到了20世纪初,电报网路在中国迅速扩张,成为城市之间、甚至国际间通讯的主要方式。

电报服务衰退的主要原因则包括:电话的普及、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的崛起,以及电报本身效率低等。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