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將於5月1日全面停止電報業務,許多人聞訊後從北京、上海趕赴杭州發電報。杭州停止這項服務後,北京成為中國最後一個保留此傳統通訊方式的城市。
《都市快報》報導,中國電信杭州分公司近日宣布,杭州地區電報服務從2025年5月1日起全面停止。杭州和北京是中國目前僅剩的兩個提供電報服務的城市。
據了解,電報費用幾十年來沒變,一個格子一個字,一個字收費0.14元人民幣。
杭州將停止電報服務的消息傳開後,吸引不少民眾趕赴杭州發電報。一名「90後」從上海乘坐高鐵到杭州的孟女士說,在爺爺和父親的時代,他們經常發電報互通家事,「我雖是90後,沒見過電報,但對它還是蠻有感情。」
「00後」大學生小趙也從上海趕到杭州,還找了一個北京的同學幫忙收電報,內容是「有事速回微信」。小趙說:「電報是比較傳統也比較慢一些的交流方式,用電報去展現我們這個時代,是一件挺有意義的事。」
杭州當地的一名男子小沈,近一周來幫外地人發了近100份電報。
營業廳負責收電報的黃老師介紹,目前每天約收到200份需要發的電報,有上海來的,也有北京來的,很多都是年輕人,但也有年邁的老年市民。
事件勾起不少網民的回憶,有人說:「曾經爸爸很怕接到老家的電報,字少事大。」「小時候學應用文還有寫電報這個內容。」「1998年,我20歲生日住校,爸爸發了電報,我一陣緊張,啥事情居然用電報?原來是:祝女兒生日快樂。」
電報技術起源於19世紀的歐洲,是一種利用電信號傳遞信息的通訊方式。中國的電報服務則始於晚清時期,其興起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密切相關,至少包括:軍事與經濟發展的需求。到了20世紀初,電報網路在中國迅速擴張,成為城市之間、甚至國際間通訊的主要方式。
電報服務衰退的主要原因則包括:電話的普及、互聯網與移動通訊的崛起,以及電報本身效率低等。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