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羽毛球漲幅勝黃金 打羽毛球已成「輕奢」運動

方泠卉
2025-04-03
image
日本品牌YONEX AS-05羽毛球,京東平台一打賣216元人民幣。(網頁擷圖)

中國整體經濟面臨通縮壓力,但專業羽毛球價格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兩年大升一倍,部分型號兩年間漲幅達100%,漲幅更勝黃金。日前,知名品牌業者再上調售價,一打羽毛球100元(人民幣,下同)已成為歷史,打羽毛球已成「輕奢」運動。

綜合媒體報導,威克多(VICTOR)等品牌4月1日再次漲價。羽毛球這兩年來漲得比黃金快,有羽毛球愛好者表示,基本上現在一打100元以內的球已經很少了。更有報導指出,部分球友感嘆羽毛球已成為「輕奢」活動,甚至出現囤貨現象,將其比喻為「新型理財產品」。

以日本品牌YONEX的主流比賽級羽毛球AS-05為例,零售價從2024年4月前每打210元漲到每打225元,7月漲至275元。

有資深羽毛球愛好者表示,兩年多前買的該款球,批發價一打要價95元,而今漲到190元,漲幅達100%,比同期黃金漲幅高。

有業內人士介紹,羽毛球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羽毛,一顆羽毛球需要消耗16根刀翎,而每隻鴨或鵝的左翅和右翅,最多只能選取7片刀翎來製作。這意味著,要製作出一顆羽毛球,需要從2隻以上的鴨或鵝獲取左翅和右翅的刀翎。

2023年年底,一斤刀翎批發價約200元,包含約600根原毛,折合下來1根刀翎不到4角,但2024年一斤漲到約300元,漲了五成。

羽毛球漲價的原因,主要與原材料短缺有關,還包括全球需求增加、運輸成本上升。

鵝、鴨毛片是羽毛球的核心原材料,但中國近年來的禽流感疫情和自然災害(如洞庭湖水災)導致羽毛供應減少,尤其是高品質羽毛產量下降,推高了採購成本。

中國的鴨鵝產量2019年接近巔峰,2020年後鴨鵝產量下跌。2024年2月中共官方公布的2023年統計,鴨的出欄量為42.18億隻,鵝的出欄量為5.15億隻。而2019年鴨、鵝的出欄量分別為48.78億隻、6.34億隻。

中共國家體育總局的《全民體育現狀調查報告》稱,羽毛球是中國參與人數最多的體育運動之一,截至近年數據,參與人口約為2.5億人。因此對羽毛球的需求旺盛。

此外,國際運費上漲和人民幣匯率波動也增加了進口原材料或成品羽毛球的成本。

羽毛球也可以用人造羽毛製成,不過,其硬度和彈性遜色於天然羽毛,影響球員對球拍觸感的感知,從而影響擊球的精準度和舒適度。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