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燃燒死3女 小米SU7「智駕」再引質疑

方泠卉
2025-04-04
image
小米SU7於3月29日發生爆燃導致3人死亡後,肇事原因及小米的處理引發關注。(網頁擷圖)

小米SU7電動車日前在高速公路上爆燃活活燒死三名女大學生事件持續延燒,公眾不斷地對大陸電動車的安全性提出質疑。

綜合媒體報導,號稱具有「防彈級安全」的小米SU7電動車,3月29日深夜行駛在安徽「德上高速路」池祁段時,因不明原因失控撞上水泥護欄後起火,車內3名女大學生疑因車門打不開最終喪命。這場悲劇不僅帶走了年輕的生命,也讓公眾對大陸電動車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

小米官方微博稱,事發時車輛正處於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時速為116公里,因前方路段施工改道,系統檢測到障礙物後,發出提醒並減速,但最終車輛仍以97公里的時速撞上水泥護欄,隨即起火燃爆。

根據小米提交給警方的信息,從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發出減速請求、用戶接管至最終發生碰撞,全程僅有2秒左右。

遇難者小羅的母親告訴澎湃新聞,孩子當時用智駕,「當時的情況,誰能2秒鐘反應出這個事態來?2秒鐘之內誰能立馬切換呢?」

這起事故引發了很多疑問。小米SU7標榜的「安全至上」,為何未能護住乘客?號稱先進的電池包為何成為致命隱患?為何電動車門會在事故後被鎖死?小米為何沒有配置可手動開門的設置?等等疑問成為大眾質疑小米電動車的關鍵問題。

在輿論壓力下,小米集團股價4月1日午後大跳水,跌幅超過5%。小米創始人雷軍沉默了三天後,4月1日晚首度發聲,向遇難者及家屬表達哀悼,並承諾配合調查、不迴避問題。

小米電動車品牌問世以來伴隨著各種質疑,最大的質疑是抄襲,尤其是SU7車型,幾乎跟保時捷相關車型一模一樣。對此,小米稱「是在向經典致敬」。

這起車禍悲劇,不僅是小米的危機,更為大陸電動車行業敲響了警鐘。在中共大舉補貼的扶持下,各路電動車品牌一窩蜂的上馬,其中隱藏了多少安全隱患。

有網民說,「安全才是最大的豪華,技術再炫酷,也不能拿生命開玩笑。」

大陸國產電動汽車過度宣傳智能駕駛

開車女孩的母親曾告誡她,不要盲目相信智駕,還是自己開才放心。但女孩不認同,總反駁說,智能駕駛方便又安全,「有各種(證明安全)的依據」。

事實上,中國的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電動車行業對智能駕駛存在明顯的過度宣傳行為,給用戶建立了不符合實際功能的高預期。但是,這種行為很難從源頭遏制,汽車廠商寄希望於狂投營銷資源,以此建立技術品牌預期領先,為在這場汽車業「淘汰賽」中獲勝加注籌碼。

連續多年入選「胡潤中國最具影響力財經自媒體」的「智谷趨勢」4月2日刊文「小米,背了全行業的鍋?」稱,這起嚴重事故,整個汽車行業都有責任。這不是為小米開脫。過去幾年不管是各大車企的高管,還是做汽車科普的博主,亦或汽車門店的銷售員,都在狂吹「智能駕駛」,合力營造了「智駕無敵」的神話,讓不少人產生了「智能駕駛=自動駕駛=絕對安全」的錯覺。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