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为何总是不团结

陈嘉宏
2023-08-30
image
郭台铭与侯友宜俩人在11月的地方选举还曾三度私下密会,达成“总统你选我就不选”的共识承诺。(摄影:陈恺巨/上报)

也不过才一年前,郭台铭与他昵称“叔叔”的侯友宜交情如胶似漆,据称俩人在去年11月的地方选举前还曾三度私下密会,达成“总统你选我就不选”的共识承诺,一定要拉下民进党。双方勾肩搭背好交情,现在看来实在格外地讽刺。

俩人决裂的导火线在去年11月26日九合一大选投票结果。当时,中央执政的民进党史无前例的惨败,点亮蓝营重返执政的光明灯,原本聊备一格的国民党总统提名权,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郭侯俩人都知道对方是自己总统路上最大的障碍,彼此钩心斗角,互放冷箭。从“你选我就不选”,到“凭什么是你”,说穿了,就是人的贪念。

蓝营的人会有贪念,绿营的人也会有贪念;贪念人人都会有,但为什么这在国民党特别容易成为问题?这其中,第一个关键是制度。

蓝绿两党的政党结构高度相似,都是仿自列宁式民主集中制,只是,双方制度的明确性与拘束力都不可同日而语。民进党主席由党员直选,但真正的权力机关其实在中执会,党主席代表民进党,免不了有其“超额权力”,但派系共治的中执会却能依不同派系的不同利益对党主席形成相当程度的制衡;据此,党做出的决策总是能面向选民,进而拘束党员,即使出错也能很快地进行调整。

从民进党的经验出发,很难想像明明郭台铭与侯友宜明明已经相持不下,为何国民党中常会把提名权交由党主席朱立伦征召?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朱立伦根本已经控制了国民党中常会。而朱立伦主动引进郭台铭投入“类初选”,形似在牵制侯友宜,其思维又与4年前吴敦义引进韩国瑜牵制当时的朱立伦一模一样。朱吴俩人都想从其中的缝隙找出自己突围(他们都也想选总统)的机会,又或者至少能成为“造王者”,得以延续他们日后的政治生命。如今蓝营分裂成真,不管过程中谁说话不算话,当初一手主导这场征召大戏的朱立伦都无从卸责。

要解决党主席权力无限膨胀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党内民主化,让中常会、中执会等党的权力机构同样拥有更普遍的民意基础。问题在于,国民党的党员结构又与选民结构落差太多,使得国民党想建构制度化的决策格外困难;而随著国民党党员持续老化,年轻人根本不愿加入这个政党,这个沈疴在国民党内几乎无解。

国民党难以团结的第二个关键是欠缺理念。

理念很抽象,但理念却是驱动政治的最重要来源。若问起泛绿支持者投票的动力是什么?10个人有9个人会说,“珍惜台湾的民主自由”、“反对共产党的掠夺”、“保护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基于这样的确信,所以他们支持这个政党,任何公职不团结在这个旗帜之下的,很快地会被他昔日的选民所抛弃。

国民党也说他们是个有理念的政党,例如他们的总理孙文就曾说:“主义就是一种思想、一种信仰,和一种力量。”只是,那是100年前想要改变中国的国民党,不是现在的台湾国民党。若要问国民党人信奉什么?红统的人会说“要统一”,深蓝的人会说“我就是不满现状”,经济蓝会说“我要赚大钱”,地方派系会告诉你“我在跟民进党争地盘”,10个人恐怕会有11种答案。

这些支持国民党的理由每每汇聚在“反对民进党执政”的诉求上,但“反对╳╳╳执政”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一种信仰。误把手段当信仰,所以当柯文哲有机会赢的时候,支持民众党也可以;当侯友宜不如己意时,郭台铭同样可以成为寄托的对象。既然取代民进党是最重要的事,那由侯友宜来做,或交给柯文哲、郭台铭来完成,差别是什么?

早在今年5月国民党正式提名总统参选人之前,前国民党党管会刘泰英就看好赖清德即将胜出,“我对国民党本质非常了解,国民党的天性就是不团结”。的确,国民党不团结是它的“党性”,这样的“党性”不仅来自于这个政党没有制度,更源自于它欠缺理念信仰。一个无法透过信仰产生力量的政党,再也无从遮蔽政客的贪婪,所以放眼望去,尽是这些短视近利的跳梁小丑。

(※作者为《上报》总主笔。全文转自上报)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