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24年来一直没有收到上班通知,没有上过一天班,没有领过一次工资,却被“从没上过班的单位”要求解除“纸面”劳动关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件的主人公名叫包宏芳,她1996年毕业之后,作为一名“统招统分”的学生,当时被分配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卫生局下属乡镇卫生院工作。在当时的工作环境下,能被分配到体制内上班,几乎就是得到了铁饭碗,于是包宏芳每隔十几日都要去卫生局询问自己什么时候能上班,但是她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等通知,而这一等就是好几年。迫于生计,2004年她踏上了打工之途,历经千辛之后,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
但是这24年来,包宏芳从来都没有放弃最初的“工作”,在她不懈的追寻之下,却发现了一个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谜题。在她的档案里清楚写明,1997年她被分配至县卫生局下属乡镇卫生院,2000年还有转正定级的工资表。包宏芳由此怀疑自己被人顶替。
但是根据兴和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回答称,包宏芳之所以24年来没有到岗,是因为受到通信条件的限制,单位没有通知到包宏芳及其家属。再加上当年卫生院工资低,是包宏芳自己不愿意去上班,没有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他们还强调,在这之中不存在假冒顶替的情况。
但是这样的回应,并没有说服包宏芳。虽然兴和县卫健委口口声声地强调不存在冒名顶替,但在这件事之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核心疑问。那就是:如果单位真的通知不到人,包宏芳也确实迟迟未到岗,那么单位为何没有直接终止劳动关系,反而在2000年为她转正定级?
对此兴和县卫健委解释称,这是因为时任卫生局局长体恤农村孩子的不易,所以违规办理。但是这样的理由却明显丝毫没有说服力。如果这位局长真的要体恤员工,不是应该千方百计地通知到位,让她早日到岗工作吗?如果连人都不在,转正定级有什么意义,而且转正定级之后的工资又去哪儿了呢?
而且当时的包宏芳并没有一味的在家等消息,而是从1997年到2004年,她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去卫生局打听,却每次都被告知回家等通知。这样明显与兴和县卫健委给出的解释不相符。在包宏芳一直追寻真相的过程中,曾经有卫校的工作人员向她表明自己见过“包宏芳”这个名字,还为这个名字制定过工资表,只是包宏芳这个名字2008年随着卫校撤销后就凭空消失了。
“你们通知我上班了吗?”“一天班没上,何来转正定级?”11月30日,在劳动仲裁开庭期间,作为被申请人的包宏芳多次情绪激动地拍着桌子质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出庭人员。
虽然时至今日,这一起糊涂官司还是没有结果,但包宏芳表示她一定会追查下去,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谁改变了自己命运的轨迹。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首发或转载。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或原作者,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