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投资协议流产 出乎习近平意料?

法广
2021-05-23
image
2020年9月14日中欧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欧盟网站视频截图)

欧洲议会20日以599票赞成,30票反对,58票弃权的极悬殊比例冻结‘欧中投资协定’,若要解冻,前提是中国取消对欧洲议员的制裁。此举无疑引发中国愤怒。

中方并没有反思为什么几个月前气氛融融的“欧中峰会”达成的协议会出现如此坏的结局,而是由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责欧盟基于谎言和虚假咨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执意作出单边制裁的错误决定。 

中欧双方为通过这一投资协议进行了整整七年的谈判,习近平希望在拜登正式就任之前,与欧盟提前完成这一协议,习近平清楚,美国反对欧盟与中国单方面达成这一协议;而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主席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强烈地希望在自己秋季离任之前完成与中国的投资谈判,可以说,这一协议之所以不顾欧洲舆论普遍反对,在去年12月30日匆匆达成,与默克尔全力推动有重大关系。尽管默克尔为此遭遇欧洲舆论批评,但她执意要这样做。

默克尔的意志占了上风,在年终达成‘欧中投资协定’。接下来就有欧洲议会批准认可这一程序。欧盟方面早已预见在议会会遭遇重重困难,但让这一原则性协议加速“破产”的却是北京自己。换句话说,北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维吾尔人大规模遭镇压的遭遇是近年西方舆论异常关注的问题,从联合国,到欧美,一直要求北京允许国际独立调查团前往新疆现场调查,北京一概拒绝。美国宣布制裁与新疆维吾尔人权有关的中国官员,欧盟也采取了如此举动,这是自八九六四天安门屠杀之后,欧盟三十年来第一次就人权问题对中国实施制裁。

欧盟制裁中国的时候,预料到中国会反制裁,但欧盟没有料到,欧盟制裁四名中国官员,一个机构,中国报复性反制10名欧洲议员和学者以及四个机构。欧盟更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竟然制裁欧盟的议员和学者,这与欧美制裁中国的涉事官员大相径庭,议员是民选代表,学者说话批评是言论自由,中国如同打压本国的学者律师记者一样对待欧盟国家的民选代表和学者,这让欧盟终于认知到中国是“多么地不同”。但观察人士指出,这件事中方做得太愚蠢,既希望欧洲议会通过欧中投资协议,又要制裁这个议会的议员,这无疑是自打嘴巴。这就不难理解,欧洲议会为什么把取消对欧洲议员制裁作为重新讨论这一协议的先决条件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1日却指欧盟对中国的制裁“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称欧方无理制裁导致当前中欧关系出现困难,“责任不在中方,希望欧方认真反思”,在欧方看来,赵立坚的这一套话语无疑用在北京身上最为恰当。

引起欧盟方面越来越抵触‘欧中投资协定’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欧盟后来发现,这一被默克尔匆促推上马的欧中投资原则性协议,附件一一公布时,才发现里面暗藏着许多不可思议的细节。

法国‘世界报’社论家希尔薇.科夫曼女士日前在题为“风向变了,欧洲对中国的幻想破灭”一文里对此说得再也清楚不过,文章写到:最让柏林气愤的是,他们竟陷入了北京的陷阱。德国是欧盟国家中向中国出口最多的国家,一直希望维持这一势头,在习近平鼓励下,默克尔敦促欧盟诸国与北京在去年12月30日达成这一原则性协议,然而,从那时起,才一点一滴发现,“魔鬼藏在细节里”。

比如,在协议草案的附件II第9条中发现了这样的一句话,这就是:“获准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人应该是中国公民。”具体来说,如果默克尔的基民盟的慈善机构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在中国设有办事处的话,这个办事处必须由中国人领导。显然,这是无法保证独立性的。

另外,3月份,当欧中投资协议的附件发布时,仔细阅读后才发现,曾受相关方吹捧的互惠概念也是奇怪的不可思议,比如:视听领域的投资条款规定,没有中国当局的同意,任何欧洲电影或电视连续剧都不得在晚上7点至10点之间在中国屏幕上播放。此外,在下午5点至晚上10点之间,在中国的动画频道上,只能播放中国的动画片。

当时双方欧中投资原则性协议后,中方在其国内闭口不谈细节,欧方强调的是中方承诺将会通过取消强迫劳动的相关法律。但是法国舆论当时就对北京的承诺十分怀疑。他们举出中国当年入世时答应要在十五年后做到的市场国家的必备条件,十五年后,才发现是一场骗局。但是,欧盟方面当时仍然觉得中方对保护劳工权利的承诺很重要,并把这当作是说服欧洲舆论的重要成果,在欧盟就维吾尔人权制裁北京,北京加倍反制之后,欧盟才发现几周前对北京的轻信是何等幼稚。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