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 老年食堂性价比高大火 中国年轻人蜂拥而至

方泠卉
2024-06-14
image
石家庄首个国营大食堂2023年10月30日正式营业。(微博撷图/看传媒合成)

中国经济下行,有越来越多精打细算的年轻人,开始光顾社区的养老食堂,一天可以省下10至20元。

《联合早报》中文网报导,北京城中心一家在胡同里的社区养老食堂,在午饭时间迎来三五成群的年轻白领,与老年人一起排队点餐,近10种热气腾腾的菜品一列排开,水煮鱼一碗15元,回锅肉一盘18元,还有免费的番茄蛋汤。

在写字楼上班的沈敏(27岁),工作日都在附近胡同里的养老食堂“蹭吃蹭喝”。

“三菜一汤一共21元,比外卖划算多了”,沈敏边吃边说:“这里的菜比街上小餐馆要实惠,吃著也放心。”

最近两年,中国经济不景气,上班族收入下降,再加上城市生活节奏快,使价格实惠、菜品丰富的社区老年食堂,开始吸引了很多无暇开火做饭的年轻人。

中共官媒新华社报导,2023年中国全国已有6700多家社区食堂,连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都遍地开花。

事实上,社区食堂几年前就有,最初目的是要为行动不便,或不能自己做饭的老年人提供膳食服务,其后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开始向各年龄段人群开放。

沈敏任职的公司去年取消免费的公司食堂,改为每月发放800元补贴,为解决午饭问题,她起初点外卖,或与同事团购附近餐馆的优惠套餐。但几个月下来,她发现实际开销远超公司给的补贴,让她感到不安。

最终她在社交平台发现办公室附近的社区养老食堂,这一类食堂享有政府补贴,比外卖、普通餐馆都便宜,菜量也不少。

北京65岁以上的老人有330多万,占市总人口的15.1%。为解决快速老龄化人口的吃饭问题,全市设有1,100多个能提供养老助餐的社区食堂。

北京东城一家今年刚开业的社区食堂卢姓经理表示,由于政府扶持,她的食堂价位比周围餐厅便宜近20%,年轻人占客流量的八成以上。

今年刚入职北京一家出版社的小宋(25岁),最近也成为社区养老食堂的回头客。她点了半份肉炒三丁和青笋木耳,加上米饭共17元,边吃边说:“这里比外卖便宜得多……中饭、晚饭都过来吃的话,一天可以省下10元到20元。”

与喧闹嘈杂的商业餐厅相比,养老食堂的就餐氛围安静得多。而在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上,有关社区食堂的话题讨论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不少年轻人晒出物美价廉的社区食堂的座标,还有人分享哪道菜最好吃,哪道菜最便宜,有些距离旅游景点较近的社区食堂,甚至被一些年轻人列为“穷游途中能量补给宝藏小馆”。

财经专栏作家、原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林表示,年轻人与老年人消费习惯不同,一般吃不到一起去,而今年轻人主动加入老年食堂,说明疫后青年群体就业、收入压力真实存在,他们对未来不像过去那样乐观,不愿过多消费。

猜你喜欢

一点点被掏空的外汇

润飞工作室  2024-06-26

倒查30年追缴税款 中国民企噤若寒蝉

自由亚洲电台  2024-06-19

编辑推荐

中国A股惨绿 上证失守三千点大关

自由亚洲电台  2024-06-25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