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大小事一把抓,事无巨细,有时语焉不详,让下属无所适从。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一些政府部门宁可对其指令作激进解读。
该报举例说,习近平今年早些时候向教育部官员发出简短指示,要求对规模高达1000亿美元的民营教培行业进行改革,教育部为了让习近平满意,扩大了限制范围,把高中阶段的课外辅导也纳入其中,还要求所有的民营教培公司转型为非营利机构。结果这一极端的规定引爆相关公司股票的恐慌性抛售。教培企业也裁掉了包括教师在内的数万名员工。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报道称,习近平的治理风格不断变化,上述事件只是例证之一。外界普遍认为习近平是数十年来中国最强势的领导人。习近平常常干预大大小小的政策事务,经常出其不意,甚至有时让人捉摸不透。一些不晓得该如何拿捏的官员索性包山包海,之后又得再做调整。
报道引述中国政府内部人士说,习近平干预大大小小事务,让政府各部门困惑的同时扼杀了政策讨论,“一些政府部门不确定要把习近平的优先事项推进到何种程度,宁可对政策作激进解读,这有时意味着之后会推翻政策。”
报道引述一位中国官员说,“当忠诚度成为衡量干部的关键标准时,就没人敢多嘴,即使习近平的指示含糊不清,让人无所适从。”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今年7月下旬,中国在数月没有新增新冠病例后,出现新一轮疫情,但感染人数不过1200余人,中央政府的一些官员参考国外经验,建议抛弃“动态清零”,与病毒共存。知情人士称,“习近平当时很生气”,甚至质问官员们的思想是否正变得松懈麻痹?要求继续贯彻清零政策。
结果,导致中国的“清零政策”越来越严厉,出现一个确诊都有可能封锁小区,封锁机场,甚至城市。
中国经济领域过去由国务院总理领导,现在,习近平经常进行干预。比如,亲自叫停马云旗下的蚂蚁集团首次公开募股,为孟晚舟释放亲自批准了一项与美国政府的协议,习近平还曾就改善公厕问题作出指示。
“据知情人士透露,对副部级及以上官员的任何惩处都需经习近平、而不是最高纪检机构确认。自2012年习近平上台以来,已有200多名副部级及以上官员受到惩处。”习近平还亲自拍板调查一些商界精英,比如安邦保险集团创始人吴晓辉一案。
2017年11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发动了“清理低端人口”工程,数万外地居民被强迫在严寒的冬天离开他们的家。华时报道说,这是“因为习近平不喜欢看到北京的土地面积变得如此之大,而污染却那样严重。习近平的大部分童年时光是在北京度过的。”
习近平变化无常的决策让下面无所适从,习近平去年在联合国大会承诺中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些地方政府随即开始逐步淘汰煤炭开采,导致煤价飙升,中国在今年秋季出现普遍性电荒,“习近平转而认为应该出台更多鼓励煤炭生产的措施,随后,地方政府调整方向,开始全力以赴增产煤炭。”
习近平事无巨细,事事干预,但华时报道,“习近平有时似乎对微观管理中国越来越感到厌倦”,习近平在一月份中纪委会议上批评下属不作为,“他抱怨称,很多官员没有能力处理复杂的问题,并称他如果不发布这么多指示,他们就不作为”。他说,“我做批示是守住最后一道防线,难道我不作批示工作就不干了吗?!”
另有观察人士早已指出,在习近平自己身兼几乎所有重要的领导小组组长之后,别人还会主动做什么,主动做,或者不中意,都有可能被视为对习近平不忠,忠或不忠,这成为衡量干部的一个最严重也是最害怕的尺度。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