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叫板李光满 外媒点出背后的4个玄机

刘悦
2021-09-07
image
胡锡进(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日前,毛派文人李光满发表的文章《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被中国多家官媒集体转发,勾起人们对“文革2.0”的联想。然而,党媒《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却罕见表达与官方截然不同的意见,认为李光满的“变革檄文”是在“误判和误导”。有分析认为,这是为了防止动乱,当局一手制定的计划。有也人认为,胡,李对抗坐实了习近平与反习人士的内斗。

在中国娱乐圈震荡不断、北京重拳整治“饭圈”的背景下, 8月29日,毛派文人李光满通过微信公众号“李光满冰点时评”,发表长文《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在文章中,李光满大批娱乐圈和资本家,称此次当局开展的这一系列整治动作,显示“中国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还称阻挡这场变革的“将被抛弃”。很快这篇文章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数十家官媒转载。很多人称,这是中国即将开展文革的信号,一时间人心惶惶。

在这样的背景下,9月2日晚,《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微博发文,与官方大唱反调。他认为,李光满对形势做了不准确的描述,使用了一些夸张的语言,同时称’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革命’,这是误判和误导”。

两个人的叫板引发国际关注,《华尔街日报》发文称,这背后有4点值得注意;

一、胡锡进是在个人微博上发文,而不是通过《环球时报》官方发文。

二、微信阻止中国网友分享胡锡进的文章,理由是该文有争议性,不适合大规模传播。同时,微信也屏蔽了李光满的账号。

三、中国官媒虽然大规模转发李光满的文章,但刻意删除了一些内容。比如:李光满称,演员赵薇和另一位女明星是社会’毒瘤‘,同时将滴滴出行和马云的蚂蚁金服等曾经受宠的中国公司描述为‘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的‘大买办资本集团’。

四、长期从事中国新闻工作的人表示,只有在中国高层宣传部门的同意下,才能让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主要官媒网站转发同一篇文章。过去,在中国的因特网上,像李光满这样的毛派文章并不罕见,但它们通常都被限制在边缘地带。

《华尔街日报》称,虽然有部分不同,但是胡锡进与李光满都拥护中国当局“共同富裕”的说辞,不同之处在于用词的不同,而不是镇压的合法性。胡锡进不认同的是李光满革命言论,而非李光满所说的事实,比如胡锡进对中国当局打压行业的行为,并无异议。

究竟是一条路线两种说法 还是互相对立?

胡锡进发文后, “我们该信谁?”、“孰真孰假?”等各种分析文章涌现。

被认为有官方背景的“多维新闻”在文中指出:“人们必须要认识到李文所说的’革命’究竟是一种夸张的修辞,还是一种“确有其事”。实际上,这一‘双重含义’的模糊性已经令舆论场沸腾。这是胡锡进出面澄清的背景……。任何变革都需要从中央的角度平衡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冒风险,要承担一定的社会波动,但同样也要考虑社会承受力的限度,尽量降低政策剧烈变动触发的矛盾。温和与激进永远是一对最考验改革智慧的矛盾。”

 中国知名“左派文人”司马南在评论文章“我们听谁的?”中称,这俩家伙肯定是一伙的,他们俩意见要一致,听谁的都无所谓,如果他们俩仅仅表述上不一致,就没所谓听谁的了。

著名作家慕容雪村在脸书上称:“胡的分析至少可以代表某些势力的主张,不会是全然的空穴来风。”他猜测:“可能是,即使坐在最前头掌舵的那家伙也没想清楚这车要驶向何方”。

时评人士秦鹏认为,胡锡进与李光满都代表党的一个侧面,只不过“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是负责按下毒气室按钮的人,一个是对外宣传说劳动光荣,你们是来改造的”。

他分析,可能是李光满的文章把企业家们和国际社会吓着了,中国当局希望稍微降调些,做得温和些。

新加坡《联合早报》兼联合早报网(中国)主编韩咏红分析,“胡锡进发文的用意,似乎是对李光满引发的文革联想,做出适时的解惑。”

让人意外的是,随后李光满又发文称,“各大央媒集中统一刊发一篇来自公众号自媒体的文章十分罕见,显然是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和网信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由此形成了非常强势的宣传效应”。虽然该文在9月3日被删除,但外界普遍认为,官方是想降温相关话题。

胡,李对抗也是内斗的一种表现吗?

事件不断发酵,官方动作频频格外引人关注。9月3日,胡锡进在公众号“胡锡进观察”上发表的文章在微信上被禁止分享。几个小时之后,李光满的文章也被禁止分享,同时,胡锡进的文章被解封了。

有部分观察人士认为,这封禁解封的拉锯,坐实了有关习近平与反习派系正在激战的分析。

不过,也有人认为,胡李两种对立的观点是习近平自己鼓动促成的,就像毛泽东文革时期也乐见不同派系开战一样,坐收渔利。

对于民众所担心的“席卷中国”,德国之声引述分析称,“文革”的真正原因在于权力的无序、法治的不彰和愚民的教育,在中国,这些因素从来没有被允许真正反思,直到今天也仍然存在,因此,根本不用担心“文革”重来,因为它从来就没有远离。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