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香港法院是北京权力最后一道审查关卡

辛天
2020-12-25
image
彭博社发表评论文章,形容黎智英一案将反映香港过去半年的激烈转变。(图片来源:彭博社截图)

香港壹传媒黎智英周三(23日)以1000万保释候审。美国彭博社在法院批准保释前发表评论文章,形容香港法院是北京权力最后一道审查关卡,因为香港法院对于黎智英案的处理态度将反映香港法治在过去半年的转变程度。

彭博社23日这篇文章开头简短介绍了黎智英的生平:从12岁那年黎智英逃离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到香港并在一家制衣厂工作。在1989年天安门广场镇压后开始成立支持民主价值的传媒集团,是批评中国政府的评论家之一。

文章中介绍香港在过去数十年享有中国没有的自由,如今港人却会因发表“被视为威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见解”而面临被起诉,违反中国在1997年主权移交时的承诺。

如今在港区国安法面前,法院正面临两套截然不同的法律体系,一套以保护中国共产党权力为准,另一套则是当时英国留下来普通法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的法治原则先行。

彭博社在文章还形容中国政府不但加强控制行政机关,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亦于11月剥夺四名香港民主派立法会议员资格,而这项举动完全没经香港司法系统审议,却能够直接让港府执行,最终引起民主派议员总辞。

报导称,中国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在11月公然的宣称香港需要司法改革,又称“爱国”应成为先于民主、人权、自由的核心价值,显示中国政府正试图收紧香港的司法权。

中国官媒还屡屡批评香港法官的裁决,例如东区区议员仇栩欣今年8月获裁定袭警罪名不成立后,裁判官何俊尧便遭建制派阵营不停的攻击。

文章引述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助理教授刘冬舒指,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民主国家对司法制度的观点不同,因为中国共产党认为司法是政府的工具,理应为政治服务。所以中国共产党仍然担心香港的司法独立会阻碍他们控制香港。

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亚洲法律研究中心执行董事郭汤姆(Thomas Kellogg)称,中国人大取消四名民主派议员事件冲击司法独立,“有许多法官作出裁决前都会先自我审查,深怕北京不喜欢他的裁决”。

政治立场不同已成为一种“犯罪”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曾宣称,港区国安法只会影响“极少人”。但据彭博社整理的资料显示,至今40名遭香港警方以港区国安法拘捕的人士中,只有1人涉嫌干犯暴力行为,约四分之三的拘留是出于政治言论。

其中还包括建议外国政府制裁香港政府,或者在Facebook评论,抗议歌曲或在公共场合展示的横幅广告上重复被视为赞成独立的口号。也有因金融犯罪而受到牵连,包括为示威者提供群众资金。

文章指出,在中国,警察、检控当局和法院都听命于中国共产党,涉嫌侵犯“中国国家安全”的人大多都在未审的情况下遭长期关押。

文章称,现行的香港司法制度存在一小部分独立,去年被捕的逾1万名涉及反送中抗争的人士中,有800多人的司法程序已完成,当中约一半罪名成立,警方另外撤销逾2,300人的控罪,另有5,000多人继续保释,部分人接受警司警诫后结案,然而《港区国安法》内容却类似中国法律中定义含糊的政治罪行,可让政权滥用法律去关押香港的人民。

文章引述德国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曾林(Max Zenglein)认为,香港的制度框架毫无疑问已受破坏,亦失去对国际的吸引力,“香港已不再是亚洲国际都会,只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