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叫贺电的公安厅常务副厅长,用一本近乎儿戏的《平安经》打了所有人的脸。
随着他的落马,看笑话的人蜂拥而至,竞相表达着匪夷所思的惊诧,似乎他们从来就没见识过此类奇葩人才和奇葩“诗作”似的。
恕老魏直言,事实上绝大多数“观众”的身边都有此类“爱好文艺”的领导干部,而绝大多数“观众”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点赞、喝彩乃至于为此类“文艺作品”投过票。
即便是网上众口一词冷嘲热讽的“二胡书记”,其周围有几个胆敢喝倒彩的,或者是好心提醒的?
再退一步,有几个胆敢不热烈鼓掌、大声欢呼的? 我们对“山高皇帝远”的“文艺领导”冷嘲热讽,但却同时在对身边附庸风雅的大小权贵过于礼貌乃至谦恭。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有个英国作家说得好,吹捧别人所不具备的素质与美德,才能让被吹捧者欣然接受。比如歌颂吝啬鬼的慷慨大方,讴歌冷血者的慈悲善良。 照此而论,自然也包括礼赞薛蟠领导的“多才多艺”。
人非圣贤,一个人在权力岗位上待得久了,吹捧者云集,慢慢也就失去了正常的鉴赏能力,更别说自我反省。
所谓“三人成虎”,“三人”也可以将一个平庸之辈吹捧得自信满满,以为自己真的“才为世出”。
有个曾居高位的地方领导,因为提拔的要人颇多,退下来后也不乏各种用心的吹捧者。无论学书法、绘画、舞剑、京剧、二胡,都立马引来一片喝彩之声。
到后来,甚至八十岁学钢琴,也有的是专业人士带头热捧,几乎让他给开一个个人演奏会了。
让“评论家”们最好开腔也最敢开腔的自然还是书法。这个退休领导甚至拜某真正的大师为师,并被赞扬为“天赋异禀”。 “天赋异禀”的老领导有次让身为某省要员的“门生”帮他销售自己的书画作品。门生无奈,只好召集有钱的单位和老板们来认购,好不容易将一车的“艺术品”卖完,自然要打电话给老领导邀功,没想到老领导乐呵呵地说:“我的作品既然这么受欢迎,那我让再送一车来!”
所以说,我们在放肆嘲笑贺电厅长“平安经”的时候,不妨反躬自省,:我们有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迎合、鼓励和怂恿这样的领导?
当我们为吹捧“平安经”是“儒林鸿制”的霍云成厅长的落马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是不是意识到我们自己其实也是霍厅长一样的吹鼓手?
我们之所以没有成为霍云成,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机会和能力帮着大张旗鼓地推销而已。
产生“平安厅长”贺电和吹鼓手霍云成的土壤和空气,才是最需要改良的。否则,薛蟠式的“诗人”和各种鬼画符式的才艺领导只会越来越多。
更可怕的是,诗歌、绘画、二胡的拙劣尚可一目了然,其他方面特别是专业性比较强或者评价指标比较复杂的事情,也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来吗?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非常魏道)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