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小米SU7爆燃三女死亡 小米事故报告被质疑

刘悦
2025-04-03
image
小米SU7发生车祸,智能驾驶系统安全性备受质疑。(网络截图)

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安徽高速公路发生碰撞后起火,车内三名女子不幸遇难。事件引发热议,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安全性遭到质疑。4月1日,遇难者之一的男友,事故车主胡先生向媒体透露部分内情,并对小米提供给警方的事故数据提出质疑。

胡先生在接受“百姓关注”采访时称,女友有三年驾龄,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事发车辆小米SU7是他购买的,在半前年,转让给了女友。在发生事故前,车子仅行驶了1万多公里。

胡先生说,得知事故发生后,他于3月30日下午从广东赶到安徽枞阳县。与另外两名遇难者男友交流信息后得知,他的女朋友是在3月29日17时许驾车从武汉出发,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三名女孩曾休息两次。一次是当天19点到20点,他女友给车充电并休息;第二次是21点多,她们再次下高速休息。之后,车子在22点44分发生事故。

4月1日,遇难者的父亲对小米事故报告中的智能驾驶系统反应提出质疑。小米报告称,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在事故发生前曾检测到前方障碍物并发出减速请求。

对此,家属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车辆本应在第一时间内触发AEB(自动紧急制动)并减速,从发现障碍物到碰上障碍物有2秒时间,2秒很短,人做不了什么,但智能车却可以在2秒内做很多事情。

除了这些,死者的父亲还质问,:“车子什么时候起火的?起火对于车内人员的伤亡到底是什么影响?车门到底能不能打开?”

4月1日晚间,小米汽车发布声明回应网友疑问,称事故起火原因仍在调查中,但小米否认了“自燃”的说法,并表示起火原因可能是因为猛烈撞击所致。至于车门是否可以打开,小米表示因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确认车门在事故时是否可以打开。

关于智能驾驶系统的反应,小米称,NOA在检测到障碍后已开始减速,但约1秒后被驾驶员接管,NOA随即退出。而小米SU7标准版的前方防碰撞辅助功能仅针对车辆、行人及二轮车,无法识别如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

“百姓关注”称,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智能驾驶系统配备1颗NVIDIA DRIVE Orin芯片、1颗毫米波雷达、11颗车外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未配备激光雷达。

有智能驾驶技术人员表示,小米SU7标准版因为没有激光雷达,纯视觉模式在夜间识别效果相对欠佳,可能存有障碍物识别不及时的问题。小米智驾系统分为两套方案,分别是Xiaomi Pilot Pro和Xiaomi Pilot Max。但普通用户很难分辨这两套方案的具体差别,他们更多依赖雷军在公开场合的介绍。今年年初,雷军曾表示,小米智能驾驶团队已完成高速NOA、城区NOA等多项功能升级,并宣称小米智能驾驶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在近期的电动汽车论坛上,他再次强调“小米汽车全部采用端到端自动驾驶”。但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智能驾驶技术在复杂路况中仍有潜在风险,警告车主不可过度依赖智能驶系统,以免发生类似悲剧。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