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小米SU7爆燃三女死亡 小米事故報告被質疑

劉悅
2025-04-03
image
小米SU7發生車禍,智能駕駛系統安全性備受質疑。(網絡截圖)

3月29日,一輛小米SU7在安徽高速公路發生碰撞後起火,車內三名女子不幸遇難。事件引發熱議,小米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安全性遭到質疑。4月1日,遇難者之一的男友,事故車主胡先生向媒體透露部分內情,並對小米提供給警方的事故數據提出質疑。

胡先生在接受「百姓關注」採訪時稱,女友有三年駕齡,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駕駛員。事發車輛小米SU7是他購買的,在半前年,轉讓給了女友。在發生事故前,車子僅行駛了1萬多公里。

胡先生說,得知事故發生後,他於3月30日下午從廣東趕到安徽樅陽縣。與另外兩名遇難者男友交流信息後得知,他的女朋友是在3月29日17時許駕車從武漢出發,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三名女孩曾休息兩次。一次是當天19點到20點,他女友給車充電並休息;第二次是21點多,她們再次下高速休息。之後,車子在22點44分發生事故。

4月1日,遇難者的父親對小米事故報告中的智能駕駛系統反應提出質疑。小米報告稱,NOA(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在事故發生前曾檢測到前方障礙物並發出減速請求。

對此,家屬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車輛本應在第一時間內觸發AEB(自動緊急制動)並減速,從發現障礙物到碰上障礙物有2秒時間,2秒很短,人做不了什麼,但智能車卻可以在2秒內做很多事情。

除了這些,死者的父親還質問,:「車子什麼時候起火的?起火對於車內人員的傷亡到底是什麼影響?車門到底能不能打開?」

4月1日晚間,小米汽車發布聲明回應網友疑問,稱事故起火原因仍在調查中,但小米否認了「自燃」的說法,並表示起火原因可能是因為猛烈撞擊所致。至於車門是否可以打開,小米表示因尚未接觸事故車輛,無法確認車門在事故時是否可以打開。

關於智能駕駛系統的反應,小米稱,NOA在檢測到障礙後已開始減速,但約1秒後被駕駛員接管,NOA隨即退出。而小米SU7標準版的前方防碰撞輔助功能僅針對車輛、行人及二輪車,無法識別如錐桶、水馬、石頭、動物等障礙物。

「百姓關注」稱,小米SU7標準版搭載的Xiaomi Pilot Pro智能駕駛系統配備1顆NVIDIA DRIVE Orin芯片、1顆毫米波雷達、11顆車外攝像頭、12顆超聲波雷達,未配備激光雷達。

有智能駕駛技術人員表示,小米SU7標準版因為沒有激光雷達,純視覺模式在夜間識別效果相對欠佳,可能存有障礙物識別不及時的問題。小米智駕系統分為兩套方案,分別是Xiaomi Pilot Pro和Xiaomi Pilot Max。但普通用戶很難分辨這兩套方案的具體差別,他們更多依賴雷軍在公開場合的介紹。今年年初,雷軍曾表示,小米智能駕駛團隊已完成高速NOA、城區NOA等多項功能升級,並宣稱小米智能駕駛已進入行業第一梯隊。在近期的電動汽車論壇上,他再次強調「小米汽車全部採用端到端自動駕駛」。但從這一事件可以看出,智能駕駛技術在複雜路況中仍有潛在風險,警告車主不可過度依賴智能駛系統,以免發生類似悲劇。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