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一輛小米SU7在安徽高速公路上行駛時,撞到護欄起火,車內三名女孩不幸遇難。死者家屬稱,事故發生後,車門無法打開,以致三人被燒死。事件引發輿論關注,很多民眾質疑小米智能駕駛的安全性。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死者羅某的父親稱,女兒在湖北上大學,3月29日晚駕車載着兩名室友前往安徽池州,準備參加次日的事業編考試,不料途中發生車禍。
羅父表示,女兒自2022年取得駕照後,一直駕駛家中的燃油車。後來她的男友購買小米SU7後,女兒便經常駕駛該車。此前,她曾開車從湖北前往廣東。他表示,事故發生後,小米方面一直沒有主動聯繫家屬,每次詢問客服,回應的都是「已經上報」,卻沒有實際溝通。
4月1日下午,羅某的母親在微博發文稱,事故發生後,他們第一時間收到車載系統的推送通知,包括發生車禍的時間和地點。接到通知後,他們立即從武漢趕往事故地點,抵達時,孩子們的遺體已被送往殯儀館。她質疑事故發生後車輛為何會起火燃燒?車門為什麼無法打開逃生?
面對家屬的質疑和社會的高度關注,4月1日深夜,小米創辦人雷軍首次對此事作出回應。他表示,事故發生後,公司立即成立專項調查組,於30日趕赴現場,並於31日配合警方提交了車輛數據。由於調查仍在進行,公司尚未接觸到事故車輛,許多問題沒有辦法回答。
當天中午,小米公司發言人發布初步調查信息。根據公司掌握的數據,事故發生前,車輛處於NOA(智能輔助駕駛)模式,以116km/h的速度行駛。事發路段因施工改道,智能駕駛系統檢測到障礙物後發出提醒並減速,隨後駕駛員接管車輛並繼續減速,但仍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事故發生時,車輛最後確認的時速約為97km/h。
小米公司的解釋並未解除大眾疑問,目前輿論的焦點聚集在兩個關鍵問題上:
1、事故發生後,是否出現「車門不能解鎖,以致車主無法逃生」的情況?
2、從智能駕駛系統檢測到有障礙物到最終碰撞到障礙物僅有2秒,小米智能駕駛系統是否有缺陷?
官媒《環球時報》前主編胡錫進發文稱,「一輛小米SU7發生嚴重事故致三人死亡,這個悲劇引起極大震動。關鍵是,汽車是在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工作的情況下出事的,這對公眾認識智能駕駛的性質提供了血的案例……各個廠家也不應就『智能駕駛』的宣傳打擦邊球,誤導公眾以為智能駕駛就是自動駕駛,使得有人駕車時把自己的安全完全託付給仍然有待進一步完善的智駕技術。」
微博網友對此事也議論紛紛。有網友質疑小米避重就輕,未正面回應車輛起火及車門鎖死問題。
部分觀點認為,高速智能駕駛系統可能存在技術缺陷,而駕駛員過度依賴智能駕駛也是事故原因之一。
知名博主「文笙V」列出事故可能涉及的幾個關鍵點,包括道路維護信息未更新、智駕系統識別障礙物較晚、車輛未能成功避障、碰撞後起火以及車門無法解鎖。
隨着事件不斷發酵,越來越多的人質疑小米汽車的安全性,對小米產生一定的衝擊。
據鈦媒體稱,4月1日下午,小米股價大幅下跌,盤中跌幅一度超過5%,創下2月18日以來的新低。自3月19日,小米創下歷史最高價59.45港元以來,小米股價已累計下跌約21%。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