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人脸识别技术,但随之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去年浙江理工教授就因动物园修改规则要求强制刷脸入园,将后者告上法庭。近日,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也在一个讨论人脸识别的研讨会上讲述了自己反对小区启动人脸识别门禁的过程。劳东燕认为,人脸是无法改变的,相关信息一旦泄露,那就是终身泄露,所以有关人脸识别的项目要慎之又慎。
据南方都市报25日报导,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它已经逐渐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没有想到,她有一天也会与“人脸识别”进行正面交锋。
今年上半年,劳东燕所居住的小区要安装人脸识别门禁,这项决定让劳东燕顿感危机。作为一名法律学者,劳东燕发挥了自己的长项:她写了法律函,分别寄到物业公司和居委会。后来,街道方面邀请她谈话,在会谈中历数人脸识别的各种好处;她则列举了种种风险,认为在小区安装人脸识别装置并无必要,而且不经同意收集人脸数据,也违反现行的法律规定。
双方谁也没说服谁,最终街道方面同意安装设备后,让居民在三种方式中自行选择。但不知为何,小区的门禁改造工作被搁置下来。
在劳东燕看来,很多推动人脸识别落地的机构,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随之而来的风险有多大。“如果人脸数据被泄露、被滥用,不仅不会改善社会治安,反而可能使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激增。”
劳东燕是在由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和蓟门智库主办的专题研讨会上说出上述经历的。23日,研讨会围绕的主题是“小区门禁能否人脸识别?—人体生物信息采集的滥用及其法律规则”。
人脸识别争议大 很多小区在“挣扎”
据中央社报导,有关人脸识别的滥用,在中国不是第一次有相关讨论,COVID-19疫情年初在中国各地爆发后,这项技术的应用更加普及。
人民网就曾报导,疫情期间为了控管社区出入,“人脸识别+测温机”在北京一些社区广为应用,居民不必因为忘了带出入证而多跑一趟,社区保安人员也变得轻松。
疫情缓解后,这些安装的设备并没有撤下,在某些地方,甚至成为出入社区的唯一方式。
在官方的大力支持下,人脸识别系统越来越普及,但作为普通民众来说,很难与公权力抗争。劳东燕称,“在这项技术得到公权力部门大力支持的情况下,个人想要为自己的权利做斗争,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这种代价并非我们普通人所能承受,因为它会严重干扰原有的生活。”
而不同意“刷脸”的民众可能并不是少数。论坛主持人、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轩说,“据我所知,很多小区都在挣扎”。
今年4月,《光明日报》曾刊发评论文章,点评江苏省常州市部分社区强制居民“刷脸进小区”的争议事件。文章称,争议的导火线,或许正是对门禁系统的强制推行触碰了信息被采集者的敏感神经,而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加剧了被采集者的安全焦虑。
此外,中国已经有与人脸识别相关的犯罪出现。根据裁判文书网,从2018年7月开始,有犯罪分子透过非法购买公民个人资讯并制作相应的“换脸”影片,突破了支付宝的人脸识别认证。
2019年,又有“00后”男孩绕过了厦门银行App的人脸识别系统,使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多个账户并倒卖牟利。
人脸识别被指或成为犯罪新手段
在劳东燕看来,以上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随着海量的人脸数据被收集,人脸数据或许会和电话号码、身份证号一样,成为违法犯罪分子所使用的新手段。
劳东燕说,人脸数据具有不可更换性,一旦泄露就是终身泄露,即便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成功,也难以恢复原状。
尤其在人脸识别领域,法律的滞后性显得更加突出。劳东燕用火箭来比喻人脸识别的发展态势,用马车来形容现阶段法律及监管政策对人脸识别的规制能力。“你用马车去追火箭,自然是追不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锴对南方都市报表示,人脸识别能达到识别目的,关键原因之一是有一个事先建立的人脸信息数据库,“但是问题在于这个数据库不受我的控制。”
他认为,人脸数据库需要由一个统一的主体来建立,并且接受公众监督。“像企业这样各自去收集和建立,泄露风险很大。有必要引入公共机构或社会团体去监督。”
劳东燕则认为,法律保护的整体框架急需做出调整,不应以同意机制为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兵表示,风险没评估清楚之前,应该立法先行。他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为了经济不惜一切代价。
事件同样引发网友广泛讨论。有网友打趣称,“唉!要是人脸信息泄漏了,又得去医院做面部整容了。”
有人称自己小区已经在实行人脸识别门禁了:“重庆某小区,这边不仅要人脸识别还要上传身份证”。
还有人担忧的表示:“给你个电话号码,还给泄漏的满世界都知道。这人脸信息要是给了,后果可想而知”、“人脸数据具有不可更换性,因为我们无法换脸。一旦泄露即终身泄露,即便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成功,也难以恢复原状。无利不起早,是哪个部门不遗余力让各地各个小区安装这种人脸识别装置?”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