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發布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 各界反應不一

米蘭
2020-11-26
image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讀施政報告(圖片來源:Billy H.C. Kwok/Getty Images)

11月25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布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報告全文長達數萬字,措施有200多項。其中關於大灣區及大陸部分被重點着墨,如加強香港和深圳金融市場的連接、落實香港市民使用大灣區銀行等金融機構、簡化香港汽車過境進入大灣區的措施等。本土提振經濟的部分則被認為新意不多。

明報的一篇社評稱,當局將海洋公園重整與活化珍寶海鮮舫等結合起來,包裝成「躍動港島南」計劃,然而海洋公園前景未明,要將南區打造成為消閒玩樂區,容易流於紙上談兵;至於200元交通津貼、預留20億元支持電子學習等,也只是現有措施的一些延長和優化。

港府將修訂宣誓聲明條例

去年6月爆發的反送中運動以及北京今年7年實施的港區國安法令香港社會撕裂嚴重。北京日前繞過香港立法會直接褫奪了4名民主派醫院的資格引發全球關注,民主派除2位仍會留任,剩下宣布集體辭職。這意味着香港立法會淪為親北京建制派的一言堂,泛民與建制派議員互相制衡營造香港良好政治生態的情景一去不復返。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稱,將在今年內修訂《宣誓及聲明條例》和《立法會條例》等本地法例。她表示,公務員亦要對香港特區政府負責,因此已規定7月1日起入職的公務員須簽署聲明,確認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區和對政府負責,而現職公務員則由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公布具體落實方法。

據立場新聞報導,就立法會議員宣誓問題,港府消息人士透露指,修例後監誓人員有權判斷宣誓是否有效,若被判無效即會喪失議席,不需由法院DQ;而即使宣誓有效,如之後違反誓言,亦要負上法律責任,包括喪失議席。據悉,港府還正在研究是否可就此判刑。報導指,至於監誓人方面,將會由特首指定,亦不排除由行政長官親自監誓,監誓地點亦仍在研究。

國安法讓香港更穩定?

針對港區國安法,林鄭月娥稱香港的局勢變化已達到「非中央出手不行」的地步,並認為該法自7月生效以來為恢復香港穩定帶來「顯著效果」,指鼓吹「香港獨立」的行為和與「外部勢力」勾結的情況逐步減退。她又重申,《國安法》不會影響香港市民「依法享有言論、新聞、集會、示威、遊行等自由」。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多個歐美民主國家宣布暫停與香港的引渡條款,美國也接連對破壞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進行制裁。

反送中被捕年輕人有赦免條件

施政報告中還稱,在反送中運動中被起訴的2300多人,大部分案件的司法程序正在進行。對於18歲以下有悔意而非涉及嚴重罪行的被捕人士,警方願意視乎情況考慮採取讓其可改過自新的措施,例如以警司警誡或簽保守行為來處理,但前提是有關未成年人士需承認行為犯錯。

據香港01報導,截至2020年10月底,共1萬148人涉反修例事件被捕,當中18歲以下人士占17%,即約1725人。

各方反應不一

據BBC報導,多個建制派政黨都對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看法正面,其中民建聯主席李慧瓊形容,報告內容在政治方面有助「正本清源」,經濟措施方面正確,但改善民生方面有待加強。她認為,報告對如何提高香港政府、官員的施政效率,以及加強與政黨和市民溝通方面也着墨不多。

一些民主黨議員和前議員在林鄭月娥宣讀完畢後,在立法會大樓外舉行記者會,其中主席胡志偉形容這「不是給香港人的《施政報告》」,批評她身為去年《逃犯條例》修訂建議示威浪潮的始作俑者,卻完全沒有對自己的「惡行」有悔疚之心。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說,他認為《施政報告》中提到要重振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鞏固香港創新科技、更重視青年的發展等,但在許多香港人和長期觀察當地局勢的人眼中,香港政府做的很多事情都在破壞當地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法治系統,林鄭月娥卻提出這些措施,與香港現實環境「基本上完全脫節」。

明報的一篇社評稱,過去一年香港飽歷折騰,需要重新出發,可是社會撕裂之深,就連應該如何上路,不同陣營支持者亦壁壘分明。《施政報告》談到「一國」意識有待提升,公職人員宣誓安排有待完善,通識教育需要改革。林鄭提到可視乎案情及悔意,酌情處理反修例風暴期間18歲以下被捕者,然而《施政報告》未見有何良方修補社會撕裂。香港在如此狀況下重新出發,容易左腿絆右腿,步履很難穩健。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