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業在疫情期間因清零政策受到重創,但疫情解封後,即使中共推出了免簽計劃,放鬆入境限制等,仍難以吸引更多外國客人,反而使外國遊客數大幅下降。今年的美國遊客與2019年同期相比,更是下降了三分之二。
《經濟學人》10月24日報導,全球旅遊業首屈一指的資料平台OAG的數據顯示,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美國遊客下降了三分之二,降幅最大。同為旅遊大國的韓國、日本和泰國,遊客數量也大幅下降。
中共的官版數據也顯示,疫情後外國人對前往中國興趣缺缺。2019年上半年,中國的旅行社接待了860萬遊客,中共邊境當局記錄了4770萬外國人(包括非遊客)出入境。遊客數量在疫情期間暴跌後,今年上半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310萬和2920萬。
商務旅遊需求減少
中共此前幾年對疫情採取的清零政策,讓外國人認為共產中國是一個殘酷且令人不快的地方,促使很多駐華外國人撤離中國,同時也使外國人前往中國的意願下降。此外,中共還打壓私企與外國盡職調查公司,任意拘捕外國人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海外商界形成寒蟬效應,減少商務來往。
西方航空公司陸續撤離中國市場或減少來往中國航班的趨勢,也體現了外國人前往中國的數量在減少。旅遊新聞網站Skift的報告顯示,過去4個月已有七家主要航空公司撤出中國。
OAG的數據顯示,在旅行繁忙的夏季,國際航空公司從歐洲和北美飛往中國的航班數量,與2018年超過13,000架次的峰值相比,下降60%以上。
上個月,美國三大航空公司聯合航空、達美航空以及美國航空,分別向美國交通部申請,允許他們因缺乏需求而暫停大部分飛往中國的航線。三大航空公司表示,打算今年冬季只運營目前每周往返中美航班數量的三分之一。
雖然俄羅斯領空因俄烏戰而關閉,使西方航空公司來往亞洲航線的成本更高,特別是歐洲航空公司,但多家歐洲航空公司飛往日本的航線,雖也受到需要避開俄羅斯領空的影響,但許多航班都坐滿了乘客。
限制付費方式、防火牆 讓外國遊客頭痛
另一方面,中國許多商販不接受現金或外國信用卡,廣受外國遊客抱怨。大多數的情況下,外國遊客為了購物,必須下載中國支付應用程序,如微信或支付寶。
今年5月,研究中國旅遊經濟的權威、瑞士EHL酒店管理商學院(EHL Hospitality Business School)教授陳勇告訴BBC,「外國人早已習慣使用的社交網站、在線地圖、支付應用程序等技術,在中國旅遊時,不是不提供服務,就是被屏蔽。」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埃利塞奧(Eliseo)告訴BBC,他在中國向小商販付款時遇到了問題,因為他們不再收現金。另一個障礙是,他本國的銀行阻止了一些付款,因為認為其可能是來自中國的欺詐性支付。
此外,中共「防火牆」也阻止遊客在沒有虛擬專用網路的情況下使用谷歌搜索、Gmail和Facebook等服務。而中共利用微信監控民眾言論已廣為人知。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量子聯盟倡議(Quantum Alliance Initiative)負責人亞瑟‧赫爾曼(Arthur Herman)2023年曾在《福布斯雜誌》發表一篇社論,他警告,微信是中共的「另一個社交媒體特洛伊木馬」。
赫爾曼寫道:「中國用戶明白,政府監控他們在微信上說的每一句話、發的每一張圖片,而且政府會審查政府不喜歡的東西。」
此外,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報告指,在35個接受調查的國家中,超過一半對中國持負面看法,而7月的報告顯示,一些最大的旅遊消費國,如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基本上都對中國持負面看法。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