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布蘭斯塔德

二大爺
2020-09-19
image
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圖片來源:Scott Olson/Getty Images)

9月13日,在中美關係正在面臨巨大困難的關鍵時刻,美國駐華大使泰里·愛德華·布蘭斯塔德(Terry Edward Branstad)突然宣布辭職並準備歸國,引發了新一輪中外媒體對於中美關係走向特別是全面脫鈎的揣測。

布蘭斯塔德2017年6月出任美國第12任駐華大使,任期僅僅過去了3年多,陡然辭職,確實是非同尋常。但並不是無跡可尋,在前幾天投稿《人民日報》被拒引發的兩國針鋒相對的外交口水戰中,已經可以看出端倪。

一周前,布蘭斯塔德將一篇陳述對等關係原則的文章投稿《人民日報》,要求刊發。但人民日報認為該篇文章「內容漏洞百出,與事實嚴重不符」,直接拒絕。外交部甚至認為布蘭斯塔德的文章是「精心設計,故意碰瓷找茬」,隨即引發兩國口水戰,美國務卿蓬胖為此還專門發了一篇在微博上短暫存在的評論。

布蘭斯塔德發表文章的節點很特殊,必然不是隨意而為,但要說他「碰瓷找茬」,這可能並不符合這個溫和派的本意。

布蘭斯塔德能成為駐華大使,並不是偶然。他本身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也是一個和中國淵源頗深的人。

布蘭斯塔德出生、成長、任職都是在美帝最大的農業州——愛荷華州。該州地處美國中部腹地,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美國最大的玉米、大豆、豬肉產地,有美國糧倉之稱。中國是該州農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對象,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每一個中國人的餐桌,都和愛荷華的農產品有關聯。

在愛荷華州土生土長的布蘭斯塔德創造了一系列的美國政壇記錄。27歲步入政壇,36歲首次當選州長,是當時美國最年輕的州長。1983年至1999年,連干16年。2011年,他再度出山,再次贏得州長選舉。直到2016年被川建國提名為駐華大使卸任,累計執政愛荷華州22年,成為美國歷史上累計任職時間最長的州長。

他與中國的情緣,就是在愛荷華任職期間。早在1983年,他當選州長後就立即與河北省締結友好關係,次年即訪問河北。1985年,河北省農業代表團回訪,布蘭斯塔德和後來的中國領導人建立了很好的私人情誼。2012年、2015年又三度會面……因為這層關係,布蘭斯塔德在出任大使的前7年中4度來華訪問。

可以說在美國政壇,中國通很多,但是沒有人比布蘭斯塔德於公於私有更深淵源的。外交雖然是一種代表國家的公務行為,但畢竟歸根結底是人與人的交往,所以2016年川建國還沒有正式上任,就迫不及待的提名布蘭斯塔德出任重要的駐華大使一職——無論是愛荷華州和中國貿易的緊密聯繫,還是他和領導人之間的私交,他都是最合適的人選。

布蘭斯塔德作為共和黨人,也是川建國的鐵杆支持者,但總體說來,他屬於鴿派。比如在2016年的大選中,他就公開建言川建國,「希望下一屆美國總統能帶給中美兩國更多經貿合作,而不是對抗」。2019年白宮有人提出對所有中國留學生關閉大門的建議時,布蘭斯塔德曾堅決反對。他還專門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歡迎中國學生》的文章。

這種溫和的態度,在多方面都有體現。比如他會親自在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官網上寫文章,暢談自己對推動中美貿易的想法,全然沒有貿易戰的硝煙味。和前幾任大使相比,布蘭斯塔德總是喜歡在路上。短短任期內,走訪了中國26個省份和自治區,如果不是疫情的影響,他準備走遍中國所有的省份。

但是很不幸,這麼一個主張對話的鴿派,在近幾年中美關係的急劇變化中,顯然無力主導整個大趨勢的變化。對於兩個離心離德的巨人,無論個人的願望如何,所能起到的效果畢竟是有限的。特別是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期間,《中國日報》在愛荷華州主流媒體連續刊登廣告,指斥川建國「愚蠢」的打貿易戰,將讓該州農民損失慘重。一向溫和的布蘭斯塔德隨即罕見回擊,「中國利用美國珍惜的自由言論的傳統搞宣傳,令美國的工人、農場主和企業深受其害」。

那麼,布蘭斯塔德的辭職,是一種無力回天的選擇嗎?那恐怕不是。

布蘭斯塔德由於一直是川建國的政治盟友,所以建國對他其實也很看重。布蘭斯塔德的兒子目前就在建國手下擔當競選經理,他擁有巨大影響力的老根據地愛荷華州也是兩黨爭奪最激烈的搖擺州之一,所以大選關鍵時刻,建國不可能放棄他。這場突如其來的辭職,更有可能是一種提前的助選規劃。

這種規劃,更多的體現出中美關係重要程度正在大幅降低的現實。

因為可以想象,作為鴿派,從來沒有寫過戰鬥檄文的布蘭斯塔德,不太可能突然拋出一篇意識形態對立的尖銳文章,特別是要求「全文刊發、不能修改」。理解中國國情的人也必然知道,不可能刊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其實就是突出了他文章中所強調「兩國關係……對美國人民重要的結果越來越少,越來越不平衡」這個主題。

所以蓬胖隨後就指出,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今年在美國主流媒體已經發表過五篇署名文章,還接受過諸如CNN、CBS)等媒體的專訪。我們布大使一篇文章都發不出,這不就是「不對等」嗎?

明知是美帝布下的局,中方還是得含淚鑽進去。這種事情也不新鮮了。

1949年8月,生於中國、大部分時間也服務於中國、甚至自稱「是一個中國人更多於是一個美國人」的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悲愴離開,因為一篇家喻戶曉的《別了,司徒雷登》只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一個被嘲笑的背影。伴隨着嘲笑的,是中美關係黑暗的三十年,也是中國人最困苦的三十年。

今天,我們又要送再別一次。歷史總是在某些時候會重複,但也許不會簡單的重複。

別了,布蘭斯塔德。

(全文轉自作者臉書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