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俄外交政策是如何在”三沒有”和”三不”之間翻烙餅的

夜話中南海
2024-05-22
image
普京習近平。(圖⽚來源:PAVEL BYRKIN/SPUTNIK/AFP/Getty Images)

本專欄的上篇文章《習普聯合聲明有新意 對美西方敵意滿滿》中力圖向讀者和聽眾們澄清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所謂中俄「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的提法,並不是在如今這份最新版的習近平和普京「聯合聲明」中才「失蹤」的。去年3月習近平專程飛赴莫斯科為深陷侵烏戰爭困境的普京壯膽打氣時簽訂的那份「聯合聲明」中,「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的提法就已經被廢棄使用了。

先從兩年多前,即2022年2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與到訪的普京共同簽訂的那份《關於新時代國際關係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說起。其中一段的原文是:「……中俄新型國家間關係超越冷戰時期的軍事政治同盟關係模式。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加強戰略協作不針對第三國,也不受第三國和國際形勢變幻影響」。

該「聲明」發表的當天,時任中共外交部(第一)副部長樂玉成「接受媒體採訪,介紹會談成果」時表示:「中俄關係這列快車永遠在路上,沒有終點站,只有加油站。」 

而次日的外交部網站報道樂副部長這份被採訪內容的報道文章使用的標題是《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中俄關係上不封頂,不斷攀登新高》。雖然這標題里的「上不封頂,不斷攀登新高」兩句並不是樂玉成這次被採訪內容的原話,但「上不封頂」和樂玉成原話所說的「沒有終點站」一樣,都是形象表達、精準詮釋了習近平和普京「聯合聲明」中的本意: 「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

眾所周知,當時的樂玉成是中共外交部唯一的一位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時任外交部長王毅當然是十九屆中央委員,但當時的外交部黨委書記齊玉卻連個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都不是,足見當時的樂玉成毫無疑問是正在被培養和考驗的外交部長接班人選。

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就是趕在二十大籌備的重要關頭,2022年5月下旬,未待中共正式對外公布,樂玉成被逐出外交部的消息即被香港媒體率先炒出。當時,包括筆者本人都認為他成了「習近平一系列外交挫敗的第一隻替罪羊」。

日後非常關注這則重要人事變動的外媒之一英國金融時報也曾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樂玉成遭調職是因其被認為對北京未能準確獲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情報負責。

那段時間裡,炒作樂玉成「遭貶」事件的各類媒體們紛紛腦洞大開,幫着習近平,更是幫着時任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把中共「無底線」親俄政策在全世界被千夫所指的責任,全都歸結到樂玉成頭上。其中完全背離事實真相的指責內容,就是把所謂中俄關係「不封頂」,「無禁區」的發明人硬說成是樂玉成。豈不知當時的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才是所謂中俄關係「不封頂「、」無禁區」提法的創作者。「專利權」毫無疑問是屬於王毅。

新華社2021年1月2日的一篇報道《王毅:中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中說:近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採訪,談及中俄關係。

報道中引述的王毅的原話是:「2021年對中俄關係是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兩國都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中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

一個月後, 又有牆內官網刊登《中俄戰略協作沒有禁區,沒有上限!俄回應:永無止境,包羅萬象》一文。文中介紹說:「2021年2月4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按照約定,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進行了電話交流。此前對於中俄戰略協作,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有個很是生動的比喻,叫做『永無止境、包羅萬象』……,就像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對此回應的那樣,中俄戰略協作是全方位、全天候的,沒有禁區,沒有上限。」

從那以後,就陸續見到牆內網貼里有人用「三沒有」(也就是本文後面所說的「三無原則」)概括時任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定義的中俄關係「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

而筆者查到的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樂玉成第一次復讀「三沒有」,比王毅「三沒有」表述的首次出台,整整晚了11個月。

中共外交部網站2021年12月3日刊登的報道文章《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中俄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互信沒有上限》中這樣寫道:「2021年12月2日,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同俄羅斯副外長莫爾古洛夫舉行視頻磋商時表示,……堅決抵制外部勢力干涉兩國內政和在兩國之間『打楔子』,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內涵進一步豐富。樂玉成指出,中俄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互信沒有上限。」

樂玉成這次向普京的副外長重申王毅的「三沒有」後整整兩個月,習近平就和到訪北京的普京於2022年2月4日簽訂了本文開頭介紹的那份「(2022年)聯合聲明」,把王毅的「三沒有」精簡為「兩沒有」,即「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與此同時,也還在這「兩沒有」之後,加上了「一不」,即「不針對第三國」。

時光又過了一年,習近平去年3月在莫斯科和普京簽訂的「(2023)聯合聲明」中,又把中俄關係說成「不是類似冷戰時期的軍事政治同盟,而是超越該種國家關係模式,具有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的性質」。

總結一下就是把一年前即2022年的「一不」,擴增為2023年的「三不」。同時,「兩無」之說再也不見。

而今年則是在重申去年的「三不「的同時,把「不針對第三國」改了一個字,表述為「不針對第三方」。以筆者之見,這一併未引起外界關注的小小改動,似在擴大「不針對」的外延,相對於「不針對第三國」,「不針對第三方」的措辭,既可以被解釋為不針對美國、英國……等具體某個國家,也可以被理解為不針對某個「國際集團」,比如七國集團,再比如北約、歐盟……。

回顧和總結到此,讀者和聽眾們是否應該對樂玉成說一句「真是錯怪你,委屈你了」?

今年3月,筆者在本專欄曾發表《卻原來秦剛和樂玉成犯的是同樣性質的「錯誤」》,文中回顧了2022年中樂玉成被逐出中共外交部的時間,正值當時中共政權「二十屆『兩委』人選考察過程的緊鑼密鼓階段。而筆者是在二十大召開之後,更準確地說是在秦剛已經「當選」為二十屆中央委員,並在2022年底被宣布接替了王毅外交部長職務之後才得到的消息是:樂玉成事實上是在「二十屆『兩委』人選考察過程」中,未能在 「中央和國家機關考察組」那裡過關。是當時在全黨範圍內被一關又一關的考察過程篩選和甄別出局的總計20餘人之一,具體原因就是在被「考察」的過程中被「談話人」舉報了「生活作風」問題。

當然,當時筆者在這篇文章里也只是引述了自稱是「局內人」的報料,不能證偽也無從證實。不過本文中對王毅才是把(中俄關係)拔高到「三沒有」境界的始作俑者的介紹,可全部都是據理、據實,完全是客觀論證而不是抒發己見。

試想,就在樂玉成被逐出外交部並在他的新單位里被通知不被安排「當選」二十大代表之後,王毅卻能在二十大上以69歲高齡再升一級,成功接班楊潔篪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央外辦主任職務的事實,應該可以說明習近平對當初把中俄關係拔高到「三沒有」境界並無怪罪,甚至不排除當初的王毅首次對外宣布的中俄關係「三沒有」,原本就是對習近平指示的復讀。

就和習近平與普京的「(2022)聯合聲明」中使用的「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的提法,是由時任外長王毅事先就以接受記者採訪和與時任俄國外長通話的形式對外高調宣布過了的操作程序一樣,去年普京和習近平在北京簽訂的「(2023)聯合聲明」中的所謂「三不」原則,也是在普京到訪北京之前的2023年1月初,先由剛剛接任中共外長職務才幾天時間的秦剛借俄國外長向他祝賀榮升之機表達出來的。

2023年1月9日的中共外交部網站刊登報道文章說:「外交部長秦剛應約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秦剛表示,……中俄關係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上,我們願同俄方攜手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不斷將中俄關係推向前進。」

中共外交部當天的這篇報道文章內容除了如上所引,其後還有兩小段。但整個篇幅與該網站此前報道兩國外長互動的文章長短相比較,只能用言簡意賅形容。

當時的新華社、人民網等一級黨媒報道這一事件的標題都是中規中矩,僅僅是以《秦剛與俄羅斯外長通電話》為標題。但牆內其他各類網站則在報道文章中發揮了一定程度的想象。比如《秦剛與拉夫羅夫通話,提出「三不」原則,意味深長 》的文章標題就較能吸引讀者眼球。

最有看點的還是毛左大將張宏良當時的文章《如何看待秦剛的「三不原則」與王毅的「三無原則」》。該文發表於秦剛通過電話向俄國外長宣稱「三不」的7天之後,習近平到莫斯科與普京簽訂的「(2023)聯合聲明」中首次出現「三不」內容的兩個多月之前。

張宏良在他的文章中說:剛剛擔任中國外交部長的秦剛在首次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話時宣布了中俄關係的「三不原則」取代了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提出的中俄關係的「三無原則」(即我們前文介紹的 「三沒有」)。

張宏良回顧說:從歷史方面來看,秦剛提出的中俄關係三不原則,並非是中國剛剛提出的中俄之間新的外交原則,而是回歸以往舊的原則。中俄關係的三不原則,是在此前中美關係「蜜月時期」(現在看來是單方面的蜜月),中國向美方解釋的中俄關係發展原則,這就是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告訴了美國中俄關係的上限是不會結盟,下限是不會對抗,雙方合作不會損害第三方利益,也就是不會損害美國利益。可見當時中國的三不原則,主要是說給美國聽的,當然同時也希望俄羅斯能夠理解中國在中俄合作問題上不會損害美國利益的底線,避免中俄雙方合作中發生誤會和不愉快。

後來中美貿易戰爆發,美國宣布了對中國的遏制政策,並且在台海、南海和東海問題上一再向中國表示強硬,損害和危害中國的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中美關係進入了國家之間的單方面惡化時期和民間的雙向惡化時期。在這個背景下又爆發了2022年的俄烏軍事衝突,並且美國和北約一再把中俄兩國列為共同制裁對象和宣布為是最大敵人,特別是美國支持台灣對中國造成的損害絕不亞於它支持烏克蘭對俄羅斯造成的損害。在這種情況下,前外交部長王毅代表中國宣布了中俄關係新的三無原則,即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取代了原先的三不原則。這個三無原則主要是說給俄羅斯聽的,同時也在告訴美國和北約,中俄之間的合作什麼都不分,什麼都可以做,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哥們兒是一家」。

而秦剛上任後首次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話中重申的三不原則——大家注意是具有階段性轉折意義的首次通話,顯然是在宣布中國對於中俄關係要從目前三無原則退回到此前三不原則的時代。

眾所周知,這位張宏良既然是毛左大將,必然就是反美極先鋒。他去年發表如上文章的目的是在抒發當時他對習近平夥同秦剛以普京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為由把中國外交政策向「疏俄親美」方向調整的擔憂。

與去年萬分擔憂的心情截然相反,今年的中俄「聯合聲明」出台的次日,張宏良即按捺不住萬分的激動發表了《中俄聯合聲明——兩國關係震撼世界的巨大飛躍》,文章開篇就狂贊「 這次中俄聯合聲明與此前歷次中俄聯合聲明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質變和飛躍,雙方在對方所希望的問題上,全都擺脫了以往縮手縮腳的姿態,像兩個兄弟一樣毫無保留地擁抱在一起,俄羅斯在台灣等問題上對中國不再有絲毫保留,中國在反美問題上對俄羅斯也不再有絲毫保留,雙方宣告目前中俄關係已經超越了冷戰時期任何一種聯盟」。

那麼,在今年的習普「聯合聲明」中表面看似是重申了所謂「三不」原則的前提下,反美大將、親俄首孝張宏良的分析是否在理?將是我們本專欄下篇文章的介紹和分析內容。

全文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