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講了一下國家統計局新鮮發布的人口普查數據之中存在的邏輯衝突,希望能有人為我解惑,但是很可惜,至今為止沒有看到合理的解釋。這篇文章大家現在也看不到了,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今天我們繼續來分析一下。沒看過昨天的文章也沒關係,今天這是全新的一章。
首先,我們必須對現在的人口普查技術,有清晰的認識。這次人口普查,事實上就是在公安部門的電子戶籍信息的基礎之上,進行的普查,也就是我們號稱的電子普查。截個相關新聞的圖給大家看看。
事實上,我大中國的戶籍信息電子化已經實現超過6年了。近年來相關相關信息系統不斷的完善,身份證重號的現象也都逐步予以了解決。可以說,現在不在戶籍信息系統里的人,已經非常罕見了,誤差率不會超過千分之一。即便在偏遠山區的小村落,伴隨着我國基層黨組織工作的強化,以及扶貧工作的全面開展,入戶也成為了最基本的要求,生了娃不落戶的現象,已經幾乎不存在了。這麼說吧,今時今日除非你自己一家人呆在深山老林里做野人,不屬於任何社會組織,也不跟外界發生任何商品交易,不然但凡你生了娃敢不去落戶口,村支書會讓你精準的認識到馬王爺為啥生了三隻眼。所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技術難度其實是很低的,在很多地區,都是通過短信等電子方式完成的普查,其實只是對戶籍電子信息進行了一次再確認而已。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事實上, 現在人口普查工作的意義已經不大了。現在不比十年前二十年前了,現在每個人的信息都在系統里了。如果國家統計局出來放話說,現在還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口不在系統內,要靠統計調查隊的人挨家挨戶鑽山溝走樹林把這些人找出來,公安部門能跳起腳來罵人。實在需要進行入戶調查的,主要也就是搬遷人口,比如老蠻我這種,前年在深圳工作,去年調廣州,今年又調廣西,說不定明年又調去哪裡了。這種情況需要兩地統計部門予以協調,不要搞出重複統計,但是遺漏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如此而已。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給出了幾個很有趣的數據:從2018年以來人口出生數持續走低,2020年出生人口的大數是1200萬。相關新聞的附圖如下:
我這裡先說明一下,2020年的出生數據只在新聞發布會上提了一嘴,在人口普查公報里並沒有發布。我們在這裡就相信這個口頭數據好了。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做計算題。2020年普查結果,總人口規模為141178萬,扣減2019年的總人口140005萬,增量為1173萬。
各位,你們必須清晰的認識到,人口增量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當年度的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而來的。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的大數是1200萬,人口增量1173萬,所以2020年我國的死亡人口數=1200-1173=27萬。這是什麼意思????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我把1990年至今的人口出生和死亡數都放出來,並把2020年的數據放進去,形成了下表的數據。
對於2020年只死亡了27萬人的事情,我實在不知道應該怎麼分析。這大概是由於去年的新冠期間大家特別注意養生吧,呵呵。
此外,國家統計局在昨天下午對於數據上的邏輯不自洽給出了一些解釋,比如此前年份的數據是抽樣調查數據,有些人口遺漏的情況。事實上戶籍信息電子化之後,抽樣調查已經足夠精準了,不過這個事我們就不多糾結了。那麼,到底是哪些年的數據失真呢?
人口增量從來都不是憑空而來的,它一定是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而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是:國家統計局在新聞發布會明確說明了2016-2020年的人口出生數,也就是說,國家統計局並不會再上修這些年的出生數據。那麼,如果少算了此前年份的人口增量的話,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多計了近年來的死亡人口。
真是天可憐見,我國的人口死亡數據,那是真沒有多計的可能性。這個數據是衛生部門和公安部門的匯總數據,是以「死亡證明」為基礎的。它有可能會漏計部分偏遠地區的死亡,但是絕不會多計,更不可能出現千萬計的多計。你說衛生部門沒事多開上千萬張死亡證明是圖什麼啊?存在這種可能性嗎?
所以,我個人實在是不能理解,這憑空冒出來的千萬級的人口增量,到底是哪裡來的?它總歸一定是人口出生數-死亡數的結果。人口出生數不會再上修了,死亡數里存在泡沫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特別希望,我大中國除了我之外,還能有另外的數據大咖,把這個數據邏輯解釋清楚,解決我這個微不足道的小疑惑。謝謝了。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數據歸集處)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