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6 日至 27 日布里斯本會展中心(Brisbane 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re)舉行的2025年太陽能與儲能展覽中,台灣再次展現其在綠能科技領域的創新實力。本屆展會吸引了來自全球超過100家廠商參展,其中包括12家台灣企業,標誌著台灣綠色能源產業邁向國際舞台的重要一步。

太陽能與儲能展 (Solar & Storage Live)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貿易展覽會系列,在英國、美國、南非、埃及、沙烏地阿拉伯、菲律賓、泰國、越南、西班牙、瑞士和澳洲都有活動。2025年太陽能與儲能貿易展將在全球20多個地點舉行。澳洲始於 2024 年在布里斯本推出,並獲得了巨大成就。

今年澳洲展會特設「台灣館」,由台灣外交部與外貿協會組織邀請來自台灣的 12 家能源相關廠商共同參展,3 月 26 日上午10時舉行開幕典禮,由章維鈞主持。吸引各界專業人士、台僑榮譽職人員、社團會長、僑胞、銀行代表熱烈參與。

開幕貴賓包括台駐坎培拉澳大利亞代表處徐佑典大使、駐布里斯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范厚祿處長、昆士蘭投資貿易局高級投資貿易官格利登(Mr. Ian Glidden)、昆士蘭州議會副議長克勞斯(Hon. Jon Krause)、澳洲智庫主席盧卡斯(Hon. Paul Lucas)、澳台工商委員會主席塗毅國(John Toigo)。

台灣在過去 8 年中推動實現「2050 淨零排放政策」已有一些成就,政府鼓勵相關企業綠色能源開發投資,台駐澳代表徐佑典大使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澳洲有一個未來的製造政策,相信在這個政策之下,台灣會是一個最好的合作夥伴,特別是在過去這幾年,全球的產業界也都在尋求非紅供應鏈的合作跟連結,台灣作為一個自由民主國家,特別在這些科技產業、能源相關產業的這種創新以及製造,有非常強的實力,我相信就這個非紅供應鏈的這種合作來講,台灣是澳洲一個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
他還強調今年澳洲擔任CPTPP主席國,希望與所有CPTPP成員國合作,聽取台灣的聲音,讓台灣成為CPTPP成員國。

昆士蘭州議會副議長克勞斯(Hon. Jon Krause)在致詞中指出:「台灣是澳大利亞的第六大貿易夥伴,昆士蘭在自然資源和農業領域尤其強大,我們期待著在未來深化這一點。資源可以在澳大利亞這裡生產,尤其是在昆士蘭,並在台灣用於您的先進制造業,今天的博覽會是推進台灣議程的一部分。」
他還特別感謝駐布里斯本經辦處范厚祿處長為促進昆士蘭和台灣之間關系所做的努力。

台澳兩國都在開展與電池相關的研發工作,澳洲智庫主席盧卡斯(Hon. Paul Lucas)談及電動汽車EV電池領域的創新:「澳洲已放寬雙向充電規定,讓電動車也能成為小型發電機,讓多餘的能量可以回到電網系統中,對電力生態系的不浪費產生更多助益。」
自 1995 年以來,一直與台灣貿易往來的澳台工商委員會主席塗毅國(John Toigo)表示, 30 年來他看到台灣的創造力從未停止,本次展會的12家台灣企業展現了多元且先進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今天在此再次成為此論壇的前沿和中心舞台。
盛達綠能深耕光伏發電、儲能與智慧電網領域。海外開發陳均升經理強調:「我們的產品都是MIT(台灣製造)的產品,有些國家是不能使用中國的產品,因為它有資安的問題,我們MIT就沒這種問題。」

進煌實業業務代表葉純純介紹公司的軟式太陽能板和整體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整合逆變器、太陽能板、蓄電池智慧控制用電,節省能源。

銓盈汽車配件市場銷售陳名禾經理表示,公司主要做專業複合型加工客制化服務,希望在此次展會開拓太陽能支架市場。

來自台南擁有30多年鋁擠壓專業的璟元光電,為太陽能系統提供高強度6061-T6型材料,重量更輕、強度更高。
行競科技是浸沒式冷卻電池技術的全球領導者、東電綠能的儲能系統建置、稻穗的太陽能電池板之自清潔和防污塗層具有防塵性和超親水性,可將發電量提高5-9%。都是這次參加澳洲太陽能展廠商的佼佼者。
其他企業如倍照工程、威日光電、蓄源科技、矽谷能源、台灣鈣鈦礦科技等,都展現了台灣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創新能力。

澳台工商委員會主席塗毅國(John Toigo)分享了他30年來對台灣的觀察:「促進和加深澳台之間的聯繫,我們有著相同的價值觀,我們是民主國家,儘管我們在文化上不同,但我們在許多不同的方面都非常相似。老實說,在30多年與台灣打交道和與商業往來的過程中,我從來沒有過與台灣人有不愉快的經歷,他們了解西方,他們了解商業,並且他們已經準備好做生意。」
本屆展會聚焦多個關鍵領域:
– 大型公用事業太陽能
– 商業和工業太陽能解決方案
– 住宅太陽能技術
– 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
– 電池存儲系統
– 原住民和社區可再生能源參與

通過此次展會,台灣企業不僅展示了其在太陽能和儲能技術上的卓越實力,也為拓展國際市場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進一步鞏固了台灣在全球綠色能源產業的重要地位。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