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華徵收10%的關稅命令生效幾小時,北京就開出一串名單反擊,宣布從10日起對美國部分產品加征10%至15%的關稅,同時將管制多種科技業關鍵原料出口,並對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顯示中國當局為此早已做好了準備。
詭異的是,根據法新社報道,多位白宮高官周二表示,川普總統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最初的說法是在「最快24小時之內」,但稍後的說法不再提供明確的時間。到了晚間,情況似乎有變,川普在白宮回答記者提問時稱:「我會在適當的時候與他交談,但我並不着急。」
當記者詢問川普對中國當日早些時候宣布的對美關稅措施的看法時,他回答說:「這沒有什麼」。本來,川普與習近平之間的對話被視為對放鬆或推遲加征關稅非常關鍵。
讓人不解的是,既然知道美中首腦通話在即,中方為什麼迫不及待地進行反制?特朗普不是在跟墨西哥總統和加拿大總理進行了一次他認為「很友好」的通話,墨加領導人表示將採取切實措施,強化邊境管治和嚴防芬太尼毒品流入美國後,決定暫停實施對兩國徵收高達25%的巨額關稅嗎?
而且,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10%的關稅,比起之前承諾要對中國商品加征60%的關稅應該是「從寬處理」了,但從中國周二採取的措施來看,北京給人的感覺是一種以牙還牙的報復姿態,這讓不少觀察人士感到驚訝。不過,如果仔細分析中國的公告,中國的回應僅僅針對某些類型的美國產品,這與美國針對所有中國商品徵稅不同。
法新社引述Pinpoint資產管理公司經濟學家 Zhiwei Zhang(音譯張智偉)稱,這次中國的反應並不激進,因為中國只是針對某些產品,而美國的關稅是針對所有中國出口產品。他補充說:「這可能只是兩國漫長談判進程的開始」。這是否意味着中方留有餘地,或者也是因為中方對美商品徵收關稅的空間有限所致?
其實,北京在川普最初宣布要對中國徵收10%的關稅時的反應比較「溫和」,中國商務部表示將要在世界貿易組織挑戰這些關稅,雙方似乎都沒有準備好發動全面貿易戰。華爾街日報周一的報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準備好了與川普貿易談判的初步方案,比如恢復北京當局與特朗普首屆政府於2020年初簽署但沒有落實的一項貿易協議;從美國購買更多商品;對美國包括電動汽車電池等領域進行更多投資;承諾不會讓人民幣貶值以獲取競爭優勢;北京還準備將TikTok 視為「商業問題」來回應特朗普的關注……。
但是,北京為什麼在周二,在白宮宣布川普與習近平最快24小時通話時迅即公布一連串的反制措施呢?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既是報復,也是為了增加對美談判的籌碼。美國之音援引分析人士表示,川普周一分別與加拿大、墨西哥達成暫緩一個月實施關稅的協議,為北京提供了對美談判的範本。中國有與美國開啟談判的急迫性,如果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再往上提,將會對中國的製造業造成嚴重衝擊。
川普最初宣布對北美夥伴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25%的關稅,反而對視為對手的中國徵收10%的關稅,令一些經濟人士大惑不解。但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只是以中方控制芬太尼不力先祭出10%,並不會就此打住。即使北京當局也不相信川普就此剎車。
根據法新社報道,川普政府已下令對中國貿易做法展開全面研究,4月1日是提出結論報告的最後日子,因此,這可能是一個關鍵時刻,到時候美國各政府機構在向白宮匯報美國持續貿易逆差的原因時,將討論由此帶來的國家安全影響,並將提出補救措施。
根據美國方面的數據,2024年前11個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2700億美元。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2024年全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逆差為3600億美元,這一數字比2018年川普第一次對中國加征關稅時擴大了23%。
在一些觀察人士看來,北京的以牙還牙更像是「最後一搏」,或者是北京傳統的「兩手準備」,在反制中爭取談判的空間。而白宮方面所宣布的特習會,川普可能會在與習近平的通話中爭取獲取中方的實質性讓步,而中方則可能在對話中做出一些籠統的承諾,以爭取更多的時間談判。
然而川普現在稱「不急於與習近平對話」了。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