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電影和刮彩票一樣,只有當真正看到影片之後,才能體會到是否值回票價。2025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哪咤2》起碼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的KPI,接下來就看同行的表現了。
作者 | 葉開
編輯 | 孤鴿
43天,147億元,自上映以來,《哪咤之魔童鬧海》就沒有從日票房冠軍的位置下去過。如果說春節檔期間,是因為其他影片打不過,那麼當下的狀態就是——根本沒有影片能打。
春節之後,唯一上映的視覺大片是《美國隊長4》,但因為近年來好萊塢電影的整體式微和影片本身質量不佳(豆瓣5.1分),票房勉強過1億元。其他新片基本是劇情片,在商業賣相上與春節檔大片沒法比,也就無法接棒觀影熱度。
到了3月份的婦女節檔期,終於上映了一部有話題賣點的影片——《平原上的火焰》,犯罪類型題材,由明星演員飾演,曾因為撤檔吊足觀眾胃口,但當觀眾真正看到影片後,發現和期待的品質相距甚遠。上映五天,影片票房僅1500萬元。
另一部新片《想飛的女孩》,剛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在社交媒體受到廣泛關注。導演文晏擅長女性主義敘事,演員是新生代中的實力派劉浩存和文淇,但影片風格像片名一樣太「飛」,不接地氣,豆瓣評分僅5.4分,票房也和《平原上的火焰》一樣慘澹。
一個多月前,很多人還在歡呼《哪咤2》重新激發了觀眾對電影的興趣,2025年的電影市場將走向復甦時,當下的現實很快就潑了一盆冷水。電影是一個「個案」行業,一部片的成功並不能代表整體實力,尤其是超級佳作拉高了觀眾的審美閥門,那些庸常作品更易成為炮灰。
先來回顧下這一個多月,電影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01 餘威的空白
春節之後,2月14日「情人節」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檔期,此前曾出現過票房黑馬影片,比如2017年的《愛樂之城》,累計票房2.79億元;2014年的《北京愛情故事》,累計票房4.06億元。不過近年來,愛情片是爛片的重災區,2023年情人節上映的《十年一品溫如言》,累計票房1.67億元,但豆瓣評分僅2.8分,鬧出一個大笑話。
今年的情人節離春節太近,春節檔影片的影響力仍然強勢。當天,《哪咤2》的票房正好突破100億元,毫無意外登上熱搜榜,舉國矚目。《唐探1900》的排片也能占到17.8%。在此情況下,新上映的兩部片《美國隊長4》《花樣年華》的空間就很小了。
事實上,這兩部電影都不算合格的情人節片。《花樣年華》屬於修復版重映,很多人之前都看過;故事圍繞「出軌」主線進行,和愛情的氛圍也不太搭,有網友調侃說「有些不吉利」。儘管如此,作為文藝大師王家衛的代表作,又曾被英國《視與聽》雜誌評為「最佳華語電影」,《花樣年華》還是吸引了眾多影迷進場追尋情懷,6000多萬元的票房並不算糟糕。

而《美國隊長4》純粹是為了填補檔期新片空缺。這是該系列時隔8年後重啟,主演從白人帥哥克里斯·埃文斯變成了黑人小伙安東尼·麥凱,故事也與前作關聯不大,從各方面看都是漫威的續貂之舉,豆瓣評分5.1,也是該系列最低。2016年,《美國隊長3》在中國市場豪取12.43億元票房,位列年度票房榜第4名,而當下第四部僅1.04億元。這也符合近幾年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整體表現,早已失去了超級英雄片席捲全球的氣勢。
但諷刺的是,《美國隊長4》竟然是春節檔之後新片中票房最高的一部。接下來的周末,2月21日上映了一部台灣恐怖片《詭才之道》,以陰間的鬼為了完成KPI的腦洞大開故事,諷刺娛樂圈和流量經濟的怪相。影片去年在台灣上映時熱度很高,位列年度台灣本土電影票房榜第三名。但《詭才之道》的風格偏小眾,觀眾的接受度有差異,所以未能複製去年同期台灣片《周處除三害》的黑馬表現(票房6.65億元),目前票房僅3700多萬元。

2月28日上映了一部拉脫維亞動畫片《貓貓的奇幻漂流》,是第82屆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獎的獲得者,以一群動物在洪水吞沒的世界裡尋找棲息之地的故事來暗喻人類社會的生存方式,情節上有很大的解讀空間。但這部電影沒有對白,全靠畫面推進故事,對普通觀眾來說有接受難度。所以,即使《哪咤2》廣受歡迎,但並不意味着動畫片就此成為市場主流,《貓貓的奇幻漂流》目前票房1500多萬元,就是例證。
可以看出,自春節檔之後的一個月時間,真正面向市場的國產新片是缺席的,因為片方考慮到春節檔的「餘威」仍在,不敢輕易上新去碰硬。
到了3月8日婦女節檔期,終於有新片來了,包括《平原上的火焰》《想飛的女孩》《天堂旅行團》等。雖然它們並非春節檔那樣的視覺大片,但現實題材、實力派青年演員、女性話題等元素還是頗具關注點,畢竟去年也有《好東西》《小小的我》這樣的成功案例。
沒想到的是,影片在口碑上全軍覆沒,沒有一部能達到平均水平質量,由此也導致票房集體走低。不比不知道,一比心一跳,活該《哪咤2》把錢賺了。
02 反覆落空的期待
在婦女節檔期的幾部新片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平原上的火焰》。這個項目就像片中的人物一樣,因遭遇「意外」改變了命運,最後也不得已走向「悲劇」。
影片改編自「東北文學三傑」之一雙雪濤的小說《平原上的摩西》,儘管導演張驥是個新人,但監製刁亦男曾憑藉《白日焰火》獲得過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早在2021年影片就已經完成,並提名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彼時,主演周冬雨因為《少年的你》拿獎到手軟,劉昊然也因為《唐人街探案》系列處於職業巔峰期,兩人的搭檔備受期待。
影片曾在2021年6月份宣布定檔同年平安夜,但接下來意外不斷發生:上映三個月前改名,「摩西」變成了「火焰」;上映四天前緊急撤檔;之後又經歷了換演員重拍……本次上映也是突然定檔,宣傳時間不足,可見片方自己也沒多大信心。

根據資料顯示,片長原本為112分鐘,如今公映版為101分鐘。因為戲份的刪減,觀眾能明顯感受到劇情上的前後分裂,人物的行為邏輯沒法彌合,敘事的節奏也顯得凌亂。比如,莊樹(劉昊然飾)的父母在後續劇情上的推動力並不明顯,卻由兩位明星(陳明昊、梅婷)飾演,而起着核心作用的角色李守廉和年輕醫生,演員分量和角色戲份都不足。
就在這三年時間裡,辛爽執導的劇集《漫長的季節》將東北傷痛敘事推向極致,張大磊執導的劇版《平原上的摩西》以真實深厚的氣質也獲得好評。相比之下,《平原上的火焰》受限於時長,沒法完整地展現人物的遭遇和情感,影像風格和敘事方法也偏傳統,在劇集面前便顯得單薄,豆瓣評分僅5.8分。如果三年前能上,或許不是這個結果。
如果說《平原上的火焰》是錯過了最好的時機,那麼《想飛的女孩》倒是趕上了最好的時間,但同樣因為質量問題折戟。
影片導演文晏曾在2017年憑藉《嘉年華》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片中的女性敘事和歐美電影風格,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豆瓣評分8.2分。《想飛的女孩》是她時隔8年後的第二部長片,在1月份的時候入圍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遂官宣定檔3月8日。2月份,主演劉浩存和文淇參加電影節期間的各種物料,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帶動了影片的熱度。

但上映之後,抱着對文晏既往藝術審美印象的觀眾,卻發現她變了。《想飛的女孩》從女性視角出發,試圖呈現時代的變遷下,家庭的潰敗如何影響女孩的性情和命運,進而管窺整個社會對女性的態度。但相比《嘉年華》的深沉含蓄,後者在風格上太過戲劇化,情節的衝突過強,情緒的表達太滿,誇張到「狗血」,讓故事顯得不可信,削弱了感染力。
當年,《嘉年華》獲得多個大獎,但票房僅2261萬元,或許文晏這一次想在商業上有所突破,便選擇了給影片「加猛料」。結果適得其反,不僅損失了美學品質(豆瓣評分低至5.4分),也未取得商業成功——上映5天票房1500萬元,預測票房2000萬元,甚至還不如前作。
同期上映的《天堂旅行團》,導演劉傑也以現實主義關懷見長,曾因《青春派》獲得過不少獎項,但後來同樣在追求商業的路上迷失,2018年和楊冪合作的《寶貝兒》就是個失敗的例子。《天堂旅行團》改編自張嘉佳的小說,熟悉的觀眾想必能猜到這又是一個偽勵志主題的故事——生活失意的主角,在旅行途中遇到各色的人,獲得心靈治癒。
張嘉佳還擔任本片的監製,而他自己執導的兩部影片,《擺渡人》豆瓣4.1分,《雲邊有個小賣部》豆瓣4.9分,水平一眼可見,已成為很多觀眾的「避雷」導演。但這兩部片的票房都接近5億元,說明市場還是需要這種類型的作品,也給了張嘉佳從業的信心。
《天堂旅行團》在運作上也複製了之前張嘉佳電影的模式,找了一群明星演員來客串,營造熱鬧氣氛,但就是不在人物刻畫上下功夫。不過這一次,張嘉佳在票房上可能要失手了,影片預測票房僅6000萬元。
優秀的電影往往有相似的品質,而爛片各有各的爛法。剛剛被《哪咤2》點燃的觀影熱情,就這樣又被同行迅速冷卻下來。
03 不確定的未來
打開豆瓣網的電影首頁,你會看到一個反差極大的現象:兩部外國引進片,《還有明天》9.4分,《初步舉證》9.5分,而兩部國產片都在6分以下。

《還有明天》是一部意大利黑白片,講述二戰後的一個意大利家庭,女主人公迪莉婭在丈夫的暴虐下艱難生存,一天她接到一封神秘的信件,於是決定出逃……單純看故事簡介,似乎和《出走的決心》相似,但如果看完影片,觀眾會發現它不是講一個女性個體的命運,而是觀察一個體制為何能做出改變,要比單純地出走有更宏大的格局。
《初步舉證》是一部戲劇電影,也就是舞台劇的視頻版,主人公泰莎是一位專業能力極強的律師,但是有一天自己被性侵,要為自己取證辯護時,她不得不直面強大的父權制。女演員細膩而有力的獨角戲表演,將觀眾帶入到事件氛圍中,感同身受。豆瓣上一條高贊評論寫道:「看看左邊,看看右邊,三個女生都在流淚。」
儘管兩部電影的口碑很高,但《初步舉證》上映13天,票房2500萬元,《還有明天》上映5天,票房2100多萬元,很多人由此認為觀眾不愛看這類影片。事實上,《初步舉證》是英國國家劇院在2022年發行的高清紀實錄像,《還有明天》2023年就在意大利上映,兩部片都能在網上找到資源,不少人都看過。同時,它們都偏藝術屬性,並非是追求高票房的項目,能夠引進上映,讓中國觀眾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性主義電影,就是最大的價值。

商業性與藝術性的區別和結合,是伴隨電影發展的永恆命題。如果一部影片想要在市場上取得最大化的收益,必須用商業技巧來包裝,哪怕故事本身足夠精彩。就在3月7日,還上映了韓國名導奉俊昊執導的科幻片《編號17》,由好萊塢男星羅伯特·帕丁森主演。奉俊昊是少有的能做到商業和藝術平衡的導演,但《編號17》的片名蒼白無聊,很難引起觀眾的興趣,預測票房不到2000萬元。
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還有哪些片值得期待?從已經定檔的影片看,3月14日將上映基努·里維斯主演的《疾速追殺4》,這是動作視覺大片,但網上早有資源,票房期待不大。3月15日上映的愛情喜劇片《真愛營業》,貓眼想看人數近8萬人,是3月份最受關注的影片,有望成為黑馬。3月22日,張子楓搭檔王景春主演的《我會好好的》,父女情的詮釋頗具看點。但總體上看,三月份沒有能接住春節檔勢頭的片子,《哪咤2》的票房依然有上漲空間。
到了4月份,才有熱度電影現身。由新銳導演沙漠執導、張藝興主演的《不說話的愛》上映,走溫暖治癒路線,不少觀眾反應說看短片就已經「哭麻了」。馮小剛執導、趙麗穎主演的《向陽·花》,從喜劇片轉向犯罪片,能否止住近年來馮氏電影的票房衰退勢頭,大家拭目以待。導演李玉的《下一個颱風》,關注一座海島上的女性群像人生,除了張子楓、李心潔、姚晨等實力派女演員外,還有格鬥世界冠軍張偉麗參演。如果李玉能回到她最初拍攝電影的現實批判情懷和水準,影片有望取得《出走的決心》《好東西》的效果。

即便如此,這些電影仍不是能影響市場格局的大片,真正考驗國產電影實力的,還要到暑期檔。目前已定檔的有《長安的荔枝》和《731》,未定檔但有望上映的有《醬園弄》《刺殺小說家2》《無名之輩2》《東極島》《蠻荒禁地》等。
而中國動畫行業另一個巨頭——追光動畫製作的新片《聊齋:蘭若寺》,如果能現身暑期檔,才真正有望接棒《哪咤2》帶起來的動畫觀影熱潮。畢竟,2023年暑期檔時,追光動畫的《長安三萬里》給人留下的集體背唐詩的印象至今還深刻。改編自《聊齋志異》的《蘭若寺》,有望再次樹立一個傳統文化IP。
當然,看電影和刮彩票一樣,只有當真正看到影片之後,才能體會到是否值回票價,在此之前,一切都是不確定的。2025年的中國電影市場,,起碼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的KPI,接下來就看同行的表現了。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博客COVER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