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上到底有什麼

張3豐
2024-03-05
image
網絡圖片

很多年過去,人們會忘記記者會上具體說了什麼,哪些措施。可能會記得的,可能是某種情緒以及個人化的東西。是的,真正的政策會有更正式的文件,人們真正想看的,其實就是人本身。

兩會的總理見面會開始於1988年,90年代真正進入常態。這是因為在90年代,不但電視進入尋常百姓家,而且各地的都市報也紛紛興起,中國進入了「大眾媒體時代」。

朱鎔基擔任總理的時候,也是記者會這種形式的高光時期,因為他很善於也很享受那種對答,也因為這是中國人剛剛開始收看這樣的現場直播,有着強烈的新鮮感。他成為了明星。

對我們這代人來說,同樣成為明星的還有鳳凰衛視和吳小莉,誰能向總理提問,似乎比問了什麼問題更重要。或許,重要的還有記者的提問腔調乃至穿着打扮,那裡有一種叫做時尚或者個性的東西,稱之為「自信」也未嘗不可。

對市場化媒體來說,能夠舉手並且被點名提問,已經是一種「成功」。這是會議報道中媒體最在乎的篇章,提高媒體自己的能見度意味着公信力,也意味着贏得市場的可能。這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最終仍然靠運氣和臨場情況。

人們知道,前幾個問題是準備好的,會有很多數據,通常發問的也是中央媒體。中間環節,市場媒體會有一些機會,某個節點外媒會提問。很多觀眾期待外媒提問,因為那些問題給人的印象是出其不意的(其實外媒通常也很有禮貌,並不會真的讓人難堪)。

大家會守着某種默契,這樣的場合有點像節日,誰也不會真正破壞氣氛。甚至包括翻譯和花絮,都會引起熱烈討論。‍‍‍‍‍‍‍‍‍

這個「節日」中,提問和回答本身,就是一種儀式,意味着溝通和說服,而不是單方面的通報。

人們已經接觸了太多通報,看了太多文件,甚至掌握了要讀懂那些文件需要的專門學問。但是在這樣的時刻,人們希望把那些文件暫時放在一邊,進行一定程度上「人與人」的交流。

這個儀式的要義,其實就在於「很多人同時看着一個人」,儘管微弱,這也是一種審視。而知道自己被很多人看着,同樣意味着很多。

人們不會期待太多,沒有誰會天真地期望有真正讓人難堪的問題。人們期待的只是,即便全部都是排練好的,「現場演出」仍然會有「偶然」性的東西,會有一些閃光,一些有意思的時刻。

事實上,在這樣的場合,所有的「偶然」最終都證明是美好的,因為這樣的時刻有着更多的「人性」

這就是大眾媒體時代的真相。很多信任和共識,就是在這種互動中產生的,一個微笑,一個手勢,往往能傳遞出比政策和文件都更有力的信息。「互動」本身就是它的全部奧秘所在。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張3豐的世界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