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的底氣,統計大哥給的

太子文
2024-04-23
image
網絡圖片

根據統計數據,2024年一季度房開量為2.2萬億,同比下降了9.5%,其中住宅投資為1.66萬億,同比下降10.5%。

同時,竣工面積也同步下滑,住宅的新開工和竣工面積,都下滑了超20%。

然後統計大哥說了:

「不要一談房地產,大家就覺得沒底。房地產發展還有很大空間。」

作為支撐,統計大哥說了幾個數據:

首先,我們的城鎮化沒有到頭,按常住人口城鎮化進程為66.2%,按戶籍人口城鎮化進程不到50%;

第二,我們有1.8-1.9億的農民工在城裡面還沒有完全市民化,進城的農民工購房比例不到三分之一;

第三,我們的存量住房中,多數以90平方以下為主,改善住房需求還是很大。

說實話,統計大哥真不容易,又要提供真實數據,又在真實數據中推導出正面的經濟預期。

首先要明白,統計大哥說的數據,肯定是真實的。這些潛在的需求,也肯定是事實存在的。但潛在需求,不代表有效需求,但他可以轉化為有效需求。

首先是城鎮化進程,66.2%可以理解是均值。因此,全國一線、二線城市的城鎮化進程,肯定是遠超這個比例的。如果城鎮化進程的邊際值是75%,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核心城市的城鎮化進程,基本是到達峰值。三四線城鎮化進場大概為50%,但後續繼續推動的意義並不大。

第二是農民工市民化,要知道農民工的主要工種是建築和勞務。這些工種是高度依賴地產或地產的下游產業鏈,過去地產高速發展時帶動了三分之一的農民工市民化。如今地產投資驟降,拿什麼產業支撐農民工收入完成農民工的市民化。

第三是改善需求。要知道,早年的地產產品基本是以大戶型為主的。所謂的小三房、1.5房等產品,都是高房價推導的產物。也就是說,是因為購房者買不起大房子,所以買了小房子。是開發商知道購房者買不起大房子,所以選擇開發小房子。如今的改善產品盛行,是因為即便是小房子,普通人都買不起了,乾脆就不做這批人生意了。

面上看,統計大哥說的是潛在需求,實際上描述的都是結論。

當年福建泉州某個品牌鞋,因市面盛行「假鞋」,為了維護品牌,讓銷售部專門成立「打假隊伍」打擊假鞋,結果光顧打假耽誤主業,業績年年敗退。

後來新來了一個銷售總,叫停打假,老闆對此非常生氣。銷售總給老闆解釋:「銷售部是負責銷售的,不負責打假。另外,市面有假鞋,說明我們的品牌有很多潛在需求,是因為他買不起正品,才會買假鞋。雖然市面假鞋盛行,對我們產生了部分影響,實際上也在培育潛在消費。一旦他們的購買力能夠接受我們的正品價格,他們自然就會轉化為我們的用戶。」

如果他們買得起,他們為什麼不買?

因此,如今地產的潛在需求,更像是一種錯配的階級。

要麼等房價降下來,要麼等他們收入漲上去。

這個問題如何解決,什麼時候解決,統計大哥沒有說。要知道,深圳打螺絲,都不要35歲以上的人了。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太子相國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