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多一些甲亢哥這樣的世界頂流來中國

邊城蝴蝶夢
2025-03-30
image
網絡圖片

這幾天,YouTuber IShowSpeed(網名「甲亢哥」)正在中國遊玩,並在北京上海進行了直播。他的6小時上海直播,吸引了560萬人觀看,11000條評論,影響力驚人。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在全球範圍內,IShowSpeed是頂級網紅之一,在YouTube坐擁3700萬訂閱者,在美國YouTuber排行榜中排名第48位,屬於影響力極大的頭部創作者。有人說他是全球第一整活網紅。

這一年多,中國來了不少國外網紅,不過甲亢哥應該是他們中粉絲最多也是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我以前對這位美國頂流網紅可以說是一無所知,這兩天看新聞才知道他來了中國做直播,陣仗還挺大。吃飯時談起這個事,沒想到我12歲的兒子居然知道他,而且不是簡單的知道,而是非常了解,比如知道他是C羅的超級粉絲,知道他居然被曼聯邀請去看比賽,還和很多足球明星踢友誼賽,讓他既嫉妒又不解。

後來做了一下功課,對他多了一些了解。

IShowSpeed本名達倫·沃特金斯,今年剛滿20歲,來自美國俄亥俄州。他酷愛籃球和橄欖球,但因身高停滯,決定放棄大學,專注於做YouTuber,並逐漸憑藉誇張的直播風格出圈。他的表情極度豐富,情緒時刻處於「爆炸」狀態,甚至讓人覺得像「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於是中國網友給他起了「甲亢哥」這個外號。

然而,他在中國真正爆紅的原因,還是因為一首歌——《陽光彩虹小白馬》。這首歌的部分歌詞因發音與某個敏感詞相近,在國外成了網絡熱梗,而甲亢哥聽到這首歌時的興奮反應以及後來的翻唱,更是讓中國網友對他印象深刻。

甲亢哥的名場面非常多,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在油管有3700萬粉絲,這跟在中國短視頻平台上有同樣數量粉絲的影響力很不一樣。

油管的訂閱用戶往往更粘性強,因為這些用戶習慣於長期關注自己喜歡的創作者,並且會主動搜索和觀看完整視頻。而短視頻用戶是被算法推薦吸引的,被動關注的比例較高,粉絲忠誠度和粘性相對較低。

可以這麼說吧,甲亢哥對全球輿論的影響,遠遠超過國內任何一位同等粉絲量的短視頻博主。

我不清楚他此次中國行是否有有關部門在推動。如果有,那這絕對是外宣的一次成功嘗試,應該獎一朵小紅花。如果說一定要花錢做外宣,那比起砸錢在《紐約時報》或CNN等過氣媒體上,不如讓頂級YouTuber直接給普通美國人展示中國的真實面貌。

中國的對外傳播策略,這些年經歷了明顯的進化。從最早的官方主導,到逐步利用市場化媒體,再到如今擁抱海外頂流KOL,路徑越來越靈活,手段越來越精準。

這次甲亢哥來華直播,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外宣新路徑:與其自己說,不如讓海外頂流KOL親身體驗中國,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語體系去影響海外年輕人。相較於傳統外宣,這種方式傳播範圍更廣、可信度更高,觸達的是普通美國人,而非本就關注政治的人群。

在他的直播中,美國人看到了乾淨的街道、現代化的城市、便利的移動支付、極速的WiFi,甚至體驗了中國的高鐵和小米新能源車。不知道小米有沒有趁機做營銷,以雷軍的鬼才,應該知道如何藉助這種頂流植入小米軟廣。

當然也有水平很不咋地的翻譯,以及一些很二的路人,比如給甲亢哥送西瓜。估計,大洋彼岸的美國人都看傻眼了。給黑人送西瓜?只有沒有那些歷史包袱的中國人才這麼百無禁忌。當然啦,也有點很不禮貌。

不過,這才叫真實。有好有壞,都在一鏡到底的直播里一覽無遺。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甲亢哥的這些直播內容,直觀且具衝擊力,遠比傳統媒體的報道更有說服力。

這讓我想起1959年的「廚房辯論」。當時,美國副總統尼克松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一間現代化廚房中,就兩國生活水平展開激烈爭論。赫魯曉夫認為蘇聯人民生活富足,但尼克松也不廢話,通過展示美式家電,讓蘇聯人直接感受到西方的消費水平。

赫魯曉夫說,蘇聯人只在意物品是否實用,對奢侈豪華的東西不感興趣。尼克松則反駁資本主義下美國人都有得選擇如何生活、買或不買的自由。赫魯曉夫也表示,在蘇聯人人都可以分到國家免費提供的房子,而美國的窮人卻只能睡大街。

在辯論中,兩人以各自的後代做賭注,赫魯曉夫聲稱尼克松的孫輩將在共產主義下生活,尼克松則聲稱赫魯曉夫的孫輩將生活在自由之中。

這場辯論成為冷戰時期的一次象徵性事件,也讓很多蘇聯人開始重新審視世界。

今天,IShowSpeed的直播,某種程度上是一次網絡時代的「廚房辯論」。他讓數百萬美國人看到了一個與西方媒體刻板印象不同的中國——高科技、現代化、人們友好,而不是貧窮、落後、專制。這種直觀的感受,比任何一篇政論文章都更具衝擊力。

美國有3.4億人口,但只有1.4億人擁有護照,意味着有2億美國人從未離開過國門。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幾乎完全來自網絡和媒體。

IShowSpeed的直播,讓這些人直接看到中國,而不是透過CNN、BBC等中介的「濾鏡」。

微博上有個話題 #甲亢哥上海直播打破西方對中國濾鏡#,雖然聽上去像「官方敘事」,但客觀上確實如此。

當今世界的競爭,不再是槍炮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輿論和認知的競爭。如果一個國家的普通民眾對另一個國家沒有惡感,即便政客想要操弄敵對情緒,也會有所顧忌。

如何贏得這場競爭?

答案不是硬邦邦的官方宣傳,而是讓普通人直接對話。讓更多像IShowSpeed這樣的YouTuber來中國,讓他們自由地拍攝、直播,讓全球觀眾看到真實的中國。

當然也不要只讓人家在北上廣這些光鮮亮麗的地方直播拍攝,可以大度地讓他們去拍貧窮落後的地方,去西部拍,去農村拍,把中國人的整體精神風貌完整呈現出來。誰家都有點醜事,不要怕露醜。真實的東西,才最有感染力。

前段時間中美「小紅書對賬」,讓兩國網友直接開聊,打破偏見,效果就非常好。與其讓CNN、BBC當中介,不如讓普通民眾自己去感受真實的中國。不要讓中間商賺差價。

翻看IShowSpeed的評論區,有一條留言說得很棒:

“Respect to Chinese people and to China. Hope we can all get along and put aside our political differences.”

(尊重中國人民和中國。希望我們可以和睦相處,放下政治分歧。)

這句話,樸素卻真實。

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跨文化互動,讓世界認識真正的中國,也讓中國認識真正的世界,而不是被濾鏡扭曲的彼此。

甲亢哥這次在中國的直播,是否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外宣操作?為什麼他能打破西方濾鏡,讓百萬美國觀眾重新認識中國?比起砸錢投CNN、紐約時報,給這種頂流網紅一朵「小紅花」,是不是更聰明的傳播策略?

在我的知識星球里,我們不談刻板印象,只聊傳播邏輯。歡迎加入,一起拆解這次事件的幕後推手、傳播效果,以及中國外宣的進化路徑。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碼頭青年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