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國家醫保局官方賬號發布專訪報道,回應了1月份上海等地政協委員和醫生對集採藥質量的質疑。
關於回應的內容我就不多評論了,簡而言之還是一以貫之的口徑,集採藥安全可靠,超低價集採藥也有質量保障,所有的質疑都是捕風捉影。
特別有意思的是這篇專訪本身,正如我標題里所寫的,它是國家醫保局一位莫須有的領導接受了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一位不存在的記者專訪,然後才寫出的報道。
最開始我在國家醫保局官方賬號看到這篇專訪報道的時候就覺得有點奇怪,怎麼沒有署名呢?文章底下寫着來源是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我還在想是不是原文署了名,轉載時漏掉了。為此我特意去下載了一個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App,真的找到了這篇報道。截圖如下:
![網頁截圖](https://vctnewsmedia.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uploads/20250210150252/49a84c5e973ef3e9ff60de73b1531dd2e694e1ae8d59a62a5ccda03e6c0fae72.png)
原文鏈接:https://m.peopledailyhealth.com/articleDetailShare?articleId=00019e668b7d461b9e4a0f190aac40e2
同樣的,在客戶端的新聞報道頁面也沒有找到記者署名。
作為對比,我在首頁隨機點開了另外兩條新聞給大家做個對比:
![網頁截圖](https://vctnewsmedia.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uploads/20250210150252/ece83a18449c311cf910c1bd53932c3a5a7b032bdfa3ff001b8dbfecfbda5c5e.png)
![網頁截圖](https://vctnewsmedia.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uploads/20250210150252/37978ef63624ceac19bbf7c7d2f18a9b6260ef08d421fb75e27cede3fdd206e9.png)
這兩條都是今天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發布的新聞,都在標題下方署了記者的名字。本來嘛,人民日報,正經媒體,記者採訪了專家和領導,撰寫了報道,光明正大的事,就應該署名為報道負責的。
即便是我這樣不入流的自媒體,寫這篇文章也能大大方方註明作者是項棟樑,文章下面還有我的頭像,真•無愧於心。
但是很奇怪,偏偏到了這篇億萬國人矚目的,很明顯會成為爆款新聞的專訪,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卻沒有記者署名。
那麼,是忘了嗎?我仔細往下看,確認不是忘了署名,因為文章末尾有主編、責編和校對的署名,沒理由單獨把記者給忘了。
![網頁截圖](https://vctnewsmedia.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uploads/20250210150256/8c690fbb998379c0a54644527dc3cc53314f640c9d5c79b51efd2f99ce5557a6.png)
所以,到此可以判定,這個採訪了國家醫保局和藥監局領導的記者並不存在。或者……沒臉見人?
再看採訪對象,也是很特別,全都是隱形人。
整篇報道里數十次出現「有關同志」、「有關專家」、「調研人員」、「7家醫院負責人」、「醫護人員」、「麻醉科臨床醫生」、「結直腸外科主任」、「有人」等指代詞,沒有一個真名實姓的。
再重複一遍:國家醫保局回應集採藥質疑的文章里,從頭到尾沒有出現任何一個真人的名字。
非媒體專業的朋友可能不明白這意味着什麼,但作為老記者,我太了解這其中的門道了。我以前當記者的時候,要是敢交上去這樣一篇大幾千字沒有一個真名實姓的報道,一定會被編輯和部門主任罵死。
原因很簡單:作業沒帶就是沒寫,採訪沒有名字就是沒採訪,調研沒有名字就是沒調研。
不管實際情況是怎樣,沒有採訪對象名字的報道就是會專業人士判定為「純屬虛構」,這是保護新聞真實性的重要原則。
在公開的報道里可以用化名張三李四,可以用「不方便透露姓名的人士」,絕不能用「有人」,不能用「聽說」。
總之,採訪對象必須真實存在,不能「莫須有」。
所以,這篇專訪報道從頭到尾就很奇怪,記者是不存在的,接受採訪的領導是莫須有的,報道中涉及到的所有人都是隱形的。
與之相對應的,這篇報道涉及的內容卻是和14億人的健康切身相關,和數萬億醫保基金直接掛鈎,最近幾個月受到輿論持續強烈關注的集採藥質量與價格話題。這一話題的重要程度,嚴肅程度,稍有基本常識的人都會心裡有數。
上述報道里提到:
調研人員向專家們表達了「開門辦集采、登門聽意見」,認真接受社會監督的誠意。
![網頁截圖](https://vctnewsmedia.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uploads/2025021016024/a8e51e5c-87ed-4596-9c20-4daa0a569770.png)
坦誠說,就這篇從頭到尾沒名沒姓的新聞報道來說,我,項棟樑,僅代表我自己,沒有感受到任何誠意。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基本常識,原文已被刪除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