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燈等燈,英特爾只怕等不到它的紅燈

項棟樑
2021-12-25
image
英特爾公司。(圖片來源:Alexander Koerner/Getty Images)

因為發表了涉及中國新疆的錯誤言論,英特爾公司今天向中國客戶致歉了。但是,為了符合美國法律,英特爾並不打算改正或收回涉疆言論。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這就很尷尬了……

你說罵它吧,人家主動道歉躺平了,隨你罵。

你說抵制它吧,這一時半會兒還真是抵制不了。英特爾整天「等燈等燈」,但這一次它應該等不到中國給它亮的抵制紅燈。

我寫作這篇文章的電腦是國產的聯想筆記本,但它裡面裝的就是英特爾的處理器。在醫院搶救病人的儀器里、在你上下班乘坐的地鐵里、在稅務局公安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電腦里,都有英特爾的產品或專利技術。不是不想抵制,實在是抵制不起……

很多朋友都明白這個道理,他們認為:

好漢不吃眼前虧,咱們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等國產芯片趕上來了再抵制你,什麼英特爾,AMD,高通,一個都別放過,殺他個片甲不留。

這種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這種觀念背後對國際政治和國際貿易的認知,其實是值得好好分析一下的。

不出所料,胡錫進又一次講出了相當一部分人對外資企業涉嫌辱華的心態:

它們這是在吃飯砸鍋!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吃飯砸鍋理論認為:

外資企業開發中國的市場,賺中國人的錢,還要打中國人的臉,這就是吃飯砸鍋,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須堅決抵制,讓它吃不到飯。

直到碰到像英特爾這樣的硬茬,大家才隱約意識到一點:

外資企業從中國賺錢的同時,其實也是提供了一些產品和服務的,而這些產品和服務,其實也是中國人需要的。

中國消費者當然有權利抵制某個外資品牌,包括抵制某個國家全部的商品,被抵制的品牌和國家當然也會損失市場份額,會感到痛。

但是,作為抵制的一方,並不是沒有損失和代價的。

有些聰明的同胞會說,芯片這種一時找不到替代的必需品我們先不抵制,我們抵制那些非必需的商品,比如衣服、鞋子、化妝品,這些難道我們中國還造不出來嗎?

是,我們的確是能造出來,甚至能在某些方面造得更好更便宜。沒有耐克,我們當然還可以跑步,可以打籃球,我們還有李寧、還有鴻星爾克,所以耐克肯定算不上必需品。

可是,被抵制過很多次的耐克好像也沒有失去中國市場呢。或許,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之間,並沒有那麼明確的界線。

調轉一百八十度來看,當中國往國外銷售產品時,也有受到抵制或者反傾銷的情況。

華為的通信產品被某些國家市場禁入,中國企業固然損失了一些市場份額,但這些拒絕華為的國家,在建設本國通訊網絡基礎設施時,也失去了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

雖然中國企業沒吃到那碗飯,但外國政府也在某種程度上砸了自己的鍋。得失之間,其實還真的很難說。

再調轉一百八十度來看,雖然中國有很多人動輒要抵制美國的產品,但當美國主動放棄中國市場說不賣芯片給我們的時候,我們又不樂意了,說這是美國濫用霸權地位。

在手機芯片這個領域,算是我們拉着美國高通來吃飯,這可真是很難再罵人家吃飯砸鍋。

回到英特爾的案例,如果英特爾不等中國消費者抵制,主動宣布馬上撤出中國市場,只怕我們比美國人還慌。

說到底,我想講的一個道理是:

國際貿易不存在吃飯砸鍋的問題。不管是中國產品賣到國外,還是外國產品賣到中國,都不存在吃飯砸鍋的問題。

生意一定是你情我願才會發生的,一方打錢一方交貨,交易不成,對買方和賣方都是一種損失。

再舉個例子,今天中國成立了一家新的央企,叫中國稀土集團,這家央企整合掌控了中國目前在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一類資源——稀土。

賣不賣稀土,賣多貴,經常被中國當作國際政治的籌碼來交換其它利益,這也是要成立這家央企加強掌控力的原因之一。

那麼,中國能不能用稀土這個東西來卡其它國家的脖子,把他們卡得死死的,讓它們全聽中國的話呢?當然是不行的。

中國要拿稀土「打牌」,也要靠稀土掙錢啊,而且外國企業買到稀土之後用來生產的產品也是中國需要的。

美國那麼不願意看到中國崛起,為什麼不徹底禁止所有芯片出口到中國,把中國的脖子一下掐斷呢?那當然也是不行的。

美國要拿芯片「打牌」,它也要靠芯片來掙錢啊,再說中國進口芯片之後生產的電子產品也是美國需要的。

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不能靠胡錫進那樣過家家的思維來指導國家的外交政策和貿易調控。

國際貿易被政治家用來作為外交爭鋒的工具,是這個時代的一種流行趨勢,外國幹過,中國也幹過,這個問題還真的只能論得失,很難講對錯。

簡而言之,抵制進口產品也好,禁止產品出口也罷,這些鬥爭工具都可以用,但不能輕易用,更不能被沖昏了頭腦和別有用心的人裹挾着濫用。

中國要抵制外國的商品,就要有付出代價的心理準備,外國要抵制中國的產品,也要有承受損失的心理準備。

那些鼓動你去抵制,卻不告訴你代價的人,往往都是希望拿你當作代價去交換他們的利益。既然讀到了基本常識這個公眾號,還是希望你不要輕易上這個當。

愛國很好,也要珍愛常識。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基本常識)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