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洲人報報道,1月10日發布的一份研究論文顯示,雖然北京當局正在不斷封堵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資金出境渠道,但中國公民通過比特幣交易,在7年內將數十億美元帶出中國。
由香港中文大學的Maggie Hu、迪肯大學的Adrian Lee和悉尼科技大學的Talis Putnins撰寫的這篇研究論文顯示,2011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間,中國公民交易了近878萬枚比特幣,將約46億美元帶出中國,以規避北京嚴格的資本管制。
在通過海外平台流出的資金中,5.77億美元經過美國,3.21億美元通過設在芬蘭的交易平台LocalBitcoins,1.79億美元在盧森堡的比特幣交易所Bitstamp處理。
論文指出,通過加密貨幣兌換法定貨幣以逃避資本管制與洗錢有相似之處,因為它涉及以故意隱瞞資金來源和目的地方式進行的交易。與投資者為其在中國的國內資產尋求安全避難所的動機相一致的是,「我們發現,當中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變得更高時,通過比特幣逃離中國的資本外逃強度更大。」
研究人員在他們的論文中總結道,「據估計,中國比特幣交易所超過四分之一的交易量涉及規避中國的資本管制。」
為控制資金外逃,北京當局從2007年起規定,中國公民每年最高購匯、結匯限額為5萬美元,且不得跨境攜帶外匯,以任何方式轉移資金到境外均屬違法行為。但悉尼科技大學教授Talis Putnins詳細介紹了中國企業和公民規避資本管制,從中國匯出資金的常見方式,包括偽造購物發票,以及使用銀聯(UnionPay)卡進行海外購物。
另外,有些正規的中國中小型外貿企業或出於成本考慮,或為滿足交易對方的要求,選擇地下錢莊來進行真實的貿易貨款跨境收付。此外,還有很多個人利用境外出差、留學、探親或旅遊的機會,也將更多資金轉移到中國境外。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