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10國加上中國、日本、韓國、澳洲與新西蘭,共15國,周日(15日)簽署了磋商8年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該協議涵蓋全球22億人口,約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30%,後續將在兩年內經各國國會批准生效。
RCEP相關協定,包含貨品交易、服務、投資、經濟與技術合作、智慧財產權、原產地規則、競爭與爭端解決等議題,簽署國家也積極減低關稅壁壘,務求利益最大化。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工業產品整體的關稅廢除率達91%。
經濟學人分析指出,對參與其中的國家來說中國、日本、韓國將會是最大受益國,不過,其中亞洲區域第三大經濟體-印度,在去年以尚有「重大懸而未決問題」理由宣布退出,加上印度沒有與其他國家簽屬雙邊協定,因此其他會員國開放市場的受益少了許多。
據央視報導,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15日受訪時表示,2020年1月到9月中國與其他RCEP成員貿易總額達1兆550億美元,約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1/3,中國與RCEP區域內其他自貿夥伴的貿易占全部貿易覆蓋率將由目前的27%提升到35%。
中國財政部稱,將以「立即降至零關稅、十年內降至零關稅」為目標推進各國減低關稅,但目前部分項目逐步下調關稅則至少需耗時10年以上。例如,中國進口至日本的紡織服裝類原進口關稅(8%至11%左右),在逐步下調下直到15年後才會進展到零關稅;日本出口中國的電動車用電池零件的關稅率(6%)在RCEP生效第16年廢除等等。
該項協定對於日本來說,是該國與第一貿易國-中國以及第三大貿易國-韓國的第一份自由貿易協定,對於日本來說各國降低汽車零組件關稅,將有助日本國內汽車汽車業發展。
據中央社報導,越南商工總會(VCCI)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心主任阮氏秋妝(Nguyen Thi Thu Trang)則認為,RCEP尤其對越南出口熱帶農產品與加工食品擴大了機會,並有助於該國進口更廉價產品,尤其是生產原物料。
不過各國同時也權衡RCEP對國內產業的衝擊採取相應措施,例如日本仍然在稻米、牛肉、豬肉、乳製品等維持關稅,韓國在汽車、機械等主要產業品項都被排除在廢除關稅的品項之外;在零件、裝備上也採取逐步降低關稅的方式,降低對國內產業的影響。
RCEP包含開放服務業
RCEP簽署國,包含東協10國(汶萊、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加上中、日、韓、澳、新西蘭,協定中20章的內容也包含開放65%的服務業。
菲律賓首席談判代表、貿工部助理部長蓋普提(Allan Gepty)表示,RCEP不僅為菲國重要產品例如服飾、汽車零配件和罐頭、果乾等農產品提供更優惠的管道,在其製造、研發、金融服務、遊戲開發、電子商務和資訊科技業務流程外包(IT-BPO)等領域也可透過這個平台得到更多投資。不過據悉,RCEP也讓菲國勞工擔心外籍勞工可能湧入菲國,影響工作機會。
新西蘭去年向RCEP國家出口了360億美元的商品,在服務業出口了近120億美元。該國主管貿易暨出口成長事務國務部長歐康納(Damien O’Connor)具體指出,新西蘭一級產業和教育業將從RCEP獲利最多。新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與歐康納都認為,即使印度沒有加入RCEP,該國也會在長時間下受益。
RCEP仍為印度敞開大門
印度去年11月因顧及到國內市場可能受打擊,以「印度還有重大懸而未決問題」聲明退出該項協議的談判,其中最讓印度擔心的便是低價的中國商品將會占據該國本土市場,以及來自新澳的乳製品將會影響其農產品市場。
中央社報導指出,印度去年談判時,曾提出國內市場出現傾銷等問題時,有啟動貿易壁壘的緊急防衛機制,但卻未獲成員國接受,最終協定破局決定退出,來保護國內產業,不過由於印度的龐大市場,且未與其他國家簽屬雙邊協定,15日越南總理阮春福在簽署RCEP的東協高峰會後表示,東協各國將永遠歡迎印度重新參加協定。
專家:RCEP對美國未構成真正威脅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向蘋果日報表示,「RCEP的主要框架仍離不開傳統產業的貿易合作及關稅優惠,對已將製造業外移的美國而言,影響主要在政治上的象徵意義」,並指,若RCEP能夠讓成員國間在金融與貨幣方面有更深入的經貿合作,或許才會讓中國發揮更大影響力,對美國構成真正的威脅。
而中美貿易戰下,中國簽署RCEP可能因此降低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能讓中國從美國祭出的出口管制中緩口氣。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在中央社報導中指出,「美國對中採取高科技出口管制後,中國需要爭取新的科技與產業合作對象,日韓均為高科技發展國家,因此她相信中國勢必將加強對日本、韓國的產業、科技合作。」
台灣經濟部長:石化、紡織、鋼鐵等可能較受影響
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談到台灣未能加入RCEP造成的衝擊時指出,台灣出口到RCEP國家的商品中,有7成是免關稅的資訊通訊產品,其他3成為石化、紡織、鋼鐵等產業,鋼鐵、汽車零組件業主要外銷歐美,紡織中下游業者(人造纖維產品、成衣製造等)多在海外布局,衝擊有限。
屬於紡織上游的機能性紡織原料,如抗菌防臭、環保素材等在台灣開發有成,王美花坦言紡織上游可能面臨與中國、日本、韓國競爭的關稅障礙,而主要銷往中國的石化產品也會較受影響。不過,她也表示,RCEP會造成多大的衝擊,還要視降稅清單而定。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