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並與他人合謀發布煽動性出版物,是港區國安法上台後重點打擊目標。自2020年黎智英以來,已被監禁長達4年之久。美國總統川普去年曾表示,上任後將會爭取黎智英獲釋。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21日回應時一改以往「戰狼」態度,僅表示任何政治壓力都是妨礙司法公正,是不應該的。
據外媒報導,川普去年10月24日接受訪問,被問到如果他當選,會不會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釋放黎智英,川普回應:「會,百分之百。」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川普上任前,北京已明顯釋出友善態度,希望改善兩國關係。在川普上任首日,香港作為一國之下的城市,特首被問到港府如何應對川普涉港言論時,李家超以溫和言詞指司法公正固若金湯,任何法庭審訊案件依據法律審訊原則,稍為用詞較重的亦只有「任何政治壓力都系妨礙司法公正,系唔應該嘅」,又指香港司法制度清晰,會繼續保持優良傳統,公平審訊所有案件,包括國安案。
報導稱,相對於昔日有關「外國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特區政府明顯收斂了不少。單單對比上星期美國前總統拜登在離任前簽署備忘錄,把保護在美港人免於強制離境的「延期強制離境」計劃延長兩年,港府立即出新聞稿反駁,使用戰狼式字眼包括「詆毀香港法治、強烈不滿和譴責、惡意抹黑、無懼霸凌和威嚇」等等;而在去年11月中,港府亦曾發新聞稿駁斥外界聲援黎智英的言論,當時的用詞亦包括「偏頗及誤導言論、強烈不滿和反對、公然破壞香港法治」等。
此案是香港爆發民主浪潮後,決定香港政治與媒體自由未來的重要案件。
檢方指控黎智英打着爭取自由和民主的幌子要求外國,尤其是美國對北京採取行動。 2019年7月,黎智英與彭斯、蓬佩奧和美國參議員會晤,討論引發抗議、最後撤回的引渡法案。
去年11月,黎智英在法庭作證時解釋,當時他僅表達希望美國發聲支持香港,建議美國採取哪些行動實已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他說,他之所以闖入媒體界,是為了提供香港人民珍視的知情權和自由,至於香港是否應該獨立,他認為這是「瘋狂」的想法,甚至不允許員工或報紙提及。
聽證會上,黎智英還講述他與英國和台灣政要的聯繫,包括台灣的前總統蔡英文和香港最後一任英國總督彭定康。他說,他介紹美國前官員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和基恩(Jack Keane)給蔡英文認識,是想幫助台灣更好地與美國打交道;蔡英文是他的朋友,也知道他「支持川普」,不過他從沒和川普交流過。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