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澳中關係 每一任總理的對華姿態

嘎弩
2023-11-11
image
阿爾巴尼斯訪華

儘管大清朝廷自1877年起,就開始在澳洲設立領事館,一直到 1941年,澳大利亞才正式與中華民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

1949年,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的澳洲工黨政府作好了與中共建交的準備,卻不料,對共產主義心存幻想的澳洲工黨在大選中慘敗,被澳洲選民拋棄了長達23年。

1949年上台執政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政府基於抵制紅色政權,並不願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直到1972年,澳洲工黨再次執政,澳洲關係開始了接觸、52年來歷經發展、蜜月、冷卻以及當下的所謂恢復等過程。

11月4日晚,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抵達上海,正式在中國開啟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這是澳大利亞七年以來第一位赴華訪問的澳大利亞總理,與習近平握手言歡。

以下是回顧一下從惠特拉姆破冰之旅到阿爾巴尼斯的橄欖枝,52年間跌宕起伏的澳中關係。

惠特拉姆開啟破冰之旅

Gough Whitlam
Gough Whitlam

1971年,中國還處於荒謬無比的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色中國對西方國家來說還是一個神秘的東方大國,各國領袖均保持觀望態度,擔心中共將對世界和平構成威脅。

然而,作為在野黨領袖的工黨高夫•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就是在這一年首次踏上了紅色中國的土地,獲得了中國總理周恩來的接見。

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松還沒有訪問中國,惠特拉姆成為首批與中共高層接觸的西方領導人之一。

1972年,惠特拉姆在大選中勝出,澳洲工黨終於結束了在野23年的苦命政治生涯。惠特拉姆選擇中國作為首個出訪囯。

1973年,惠特拉姆以澳大利亞總理身份訪華,會見了周恩來和毛澤東等重要政治人物。澳洲工黨政府宣布承認中國共產黨政府並與其建立外交關係,兩國關係正式步入蜜月期。同時,澳洲與中華民國斷交。

惠特拉姆
周恩來迎接惠特拉姆

據報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盛大國宴上,惠特拉姆致辭時說:「今天的中國,我們看到了一股強大的現代化力量,能夠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密切合作和交往理所當然且大有裨益。」

一夜之間,中共從威脅變成了機遇,從敵人變成了夥伴。

從中共當局到澳洲現任總理巴爾巴尼斯均認為,當年惠特拉姆的破冰之旅「為澳中兩國的外交、經濟和文化關係奠定了基礎,這種基礎令兩國至今受益」。

 

弗雷澤將澳洲酒類送到中國

Malcolm Fraser
Malcolm Fraser

在1975年澳大利亞憲政危機中,總督解除了惠特蘭的總理職務,任命自由黨領袖馬爾科姆•弗雷澤(Malcolm Fraser)為臨時總理,隨後弗雷澤所領導的自由黨與鄉村黨聯盟在大選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

那時的中國文革已經走向尾聲。

費雷澤擔任總理後並未像人們預測的一樣疏遠與中國的關係,反而選擇繼續發展澳中關係,他以澳洲總理的身份曾於1976年和1982年兩次訪問北京。並在訪華時提議澳、中、美、日四國簽訂四邊條約,共同對抗蘇聯。

據ABC報道,根據澳大利亞外交部的記錄,弗雷澤訪問中國時,除隨行人員外還有60打優質葡萄酒和40箱維多利亞苦啤酒(Victoria Bitter)遠赴重洋送達北京。

費雷澤在一次演講中說:「在我們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中,意識形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國家利益,」

從那時起,在中國問題上澳大利亞主要的黨派都達成了共識。這個中澳友好交流的共識一直延續到2017年。

後人稱,是費雷澤率先打開了西方酒類遠銷中國的門戶。

 

霍克對北京充滿好感  訪華百次

霍克
霍克

1983年,澳洲工黨在鮑勃•霍克(Bob Hawke)領導下重新奪回了政府領導權,從此開始了至今持續最長的13年工黨執政時期。

1984年,霍克首次以總理身份訪華,會見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次年第二次訪華時會見了鄧小平。 

在霍克主政下,中澳貿易突飛猛進,中國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

1989年6月,北京天安門發生血洗請願學生的大屠殺,霍克總理聞悉當眾淚流滿面,他立即做出了允許約兩萬名中國留學生和其他拿臨時簽證的中國公民留在澳大利亞的決定。

但屠城事件並沒有改變霍克對北京政權的觀感,即使在卸任總理職務後,霍克依然頻繁地在中澳之間奔波。

在中國留學生舉辦的居澳二十年的感恩會上,霍克坦言,他曾訪華百次以上,他認為中國是一個神奇而又充滿魅力的地方。

 

基廷是北京最愛的澳洲總理

保羅•基廷(Paul Keating)
保羅•基廷(Paul Keating)

1991年,執政的澳洲工黨發生內變,保羅•基廷(Paul Keating)搶奪了霍克的總理地位,1993年,基廷領導澳洲工黨在大選中獲勝。

1993年6月,基廷以澳洲總理身份訪華,成為「六四」四年後首位到訪中國的澳大利亞領導人。冰凍的澳中兩國關係得到了修復

從那時起,基廷非常積極地調整對華政策,推動澳中兩國各方面的合作,他認為澳中兩國不僅在初級產品方面,而且在高科技領域裡也存在着互利合作的巨大潛力和良好前景。

直到今日,基廷不斷地為中共代言,他不認為中共對世界和平存在威脅,任何對中共產生負面影響的言行都會遭到基廷的公開反對。

2021年11月,澳大利亞前工黨總理基廷公開表示,中國對澳大利亞不構成威脅,台灣對澳洲來說無關緊要,他還抨擊國家的外交政策已經迷失方向。「中國實在太大、太重要了,不能被排斥。」基廷說。

澳洲人報的外交編輯、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安全評論員之一Greg Sheridan對此發表文章稱,基廷把北京描繪成「只是偶爾有點無禮的善良的國家」—-這基本上是瘋子的言論。基廷對北京的忠誠驅使他反覆侮辱日本,又把印度加入了他經常抨擊的名單。現在他對台灣的輕蔑言論令人不寒而慄。

 

霍華德認為「澳中貿易」至高無上

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
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

1996年,自由黨人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打敗基廷成為澳洲總理之後,非常重視中澳關係,他希望兩國關係變得堅強有力,豐富多彩。

雖然澳中兩國領導人在1996年因台海危機而發生「爭吵」,但之後商業利益與經濟交流便成為兩國關係的首要問題。

霍華德曾經6次訪問中國。

據報道,當時霍華德對中國領導人江澤民表示,「看,我們在文化、文明和語言方面是如此不同,在人口規模方面也是如此不同,我們要把這些紐帶穿起來或連接起來是非常困難的。但我們可以做生意」。

從1996年到2007年霍華德任期結束時,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增長了526%,中國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

2007年6月15日,霍華德接見達賴喇嘛。中國政府就此表示不滿。 

 陸克文能說一口流利中文

陸克文
陸克文

2007年,工黨的陸克文當選為澳大利亞總理。他中文普通話流利,而且被認為是一個「中國通」,與中國也有較深的交集。被視為是一個親共人物。

在陸克文上台後,外界都認為他在澳中兩國關係的良好發展方面會大有作為。 

2008年4月,陸克文首次正式訪華,期間出席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會見了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和李克強幾位中國領導人。

當年八月,陸克文與澳大利亞總督邁克爾•傑弗里(Michael Jeffery)先後到北京出席了夏季奧運會的開、閉幕式。

陸克文基本上贊同霍華德穩定關係的多項原則,把商業利益和經濟交流放在關係的首位。

但在2009年7月中國以間諜罪拘捕澳洲採礦公司力拓集團的高層胡士泰之後,澳中關係開始下滑。據分析認為,力拓間諜案、澳洲向熱比婭發出簽證和中國鋁業增持力拓集團失敗這三件事,是中澳關係在當時惡化的原因。中國政府就此在當年取消中澳兩國高層官員之間的互訪[。

雖然中澳關係在2009年惡化,不過中國石油在2009年8月18日和埃克森美孚在北京簽署了一份總值500億澳元的合約,合約的內容是中國石油將會向埃克森美孚持有的一個澳洲液化天然氣項目購入225萬噸天然氣,為期20年。該合約是澳洲歷史上最大的單項投資合同。

 吉拉德試圖扭轉下滑的澳中關係

Julia Gillard
Julia Gillard

2010年6月,澳洲工黨內部再次發生「政變」,茱莉亞• 吉拉德(Julia Gillard)取代陸克文成為澳洲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理。

2011年4月,澳洲總理吉拉德訪華試圖改變澳中之間的緊張關係。吉拉德訪華時,澳大利亞在戰略上非常倚重美國,依靠與美國的軍事同盟保證國家安全。然而,澳大利亞同時也強調東亞地區的整體作用,因為東亞是澳大利亞對外經濟的重心,中國當時已經取代日本成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在吉拉德的領導下,澳洲與中國的經貿往來頻繁,澳洲又跟中國政府簽訂協議去開採清潔能源,並確保中國成為澳洲長遠可靠的能源及天然資源供應國。中共領導人胡錦濤和溫家寶都高度評價吉拉德上台之後對中國奉行的外交政策。

2013年4月,吉拉德再次率團訪華,和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新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面,以促進澳洲與中國的關係,並保持緊密的經貿往來。為澳中建立自由貿易協定打出了基礎。

 艾博特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托尼•艾博特(Tony Abbott)
托尼•艾博特(Tony Abbott)

2013年9月,自由黨領袖托尼•艾博特(Tony Abbott)在聯邦大選中擊敗工黨成為澳洲總理,終結工黨近6年之執政。

2014年4月,總理艾博特訪華,隨行代表團成員包括外交部長朱莉•畢曉普、貿易與投資部長安德魯•羅布等高級官員,此外還有大約30名商界重要人物。這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派出的最重要的一個外訪團。

艾博特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上發表講話時稱,帶領澳大利亞代表團到中國是為了協助建立「亞洲世紀」。他讚揚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時表示澳大利亞為自己的煤炭、鐵礦石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能夠在這一發展繁榮的過程中發揮作用而感到自豪。

艾博特領導下的澳洲政府試圖在美中關係中保持中立,稱兼顧中澳關係和澳洲-美國關係,而不偏向任何一方。

習近平在2014年11月訪問澳洲,同月17日簽訂了關於簽訂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的意向聲明,並於2015年正式簽訂協議。

艾博特執政期的澳中關係到達了蜜月期的最高峰,中國的投資與遊客蜂擁而至,中共紅色勢力滲透到了澳洲的每一個角落,發揮出極大的影響力。

 譚寶緊急踩剎車阻擋紅色泛濫

馬爾科姆•譚寶(Malcolm Turnbull)
馬爾科姆•譚寶(Malcolm Turnbull)

2015年9月,馬爾科姆•譚寶(Malcolm Turnbull)在黨內挑戰艾博特並獲得勝利,成功取代了澳洲總理的位子,成為澳大利亞第29任總理。

2016年4月,總理譚寶抵達上海,開啟了他上任後的首次訪華之旅。這次,澳大利亞代表團成員中包括千餘名商界高管,被媒體稱為「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最大的貿易使團」。

總理譚寶在上海對商界領袖發表演講時稱,2015年簽署的澳中雙邊自貿協定為澳大利亞出口提供了重要商機。他表示,中國在刺激消費增長,而澳大利亞要抓住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巨大機遇。 

由於澳中雙邊自貿協定,中國免除了很多澳大利亞商品的關稅,而且每年有超過100萬中國遊客到澳大利亞旅遊。

但澳中貿易的提升,也伴隨著中共干預澳洲政治的不斷加劇。2017年12月,媒體連續曝光親中人士干預澳大利亞政治的相關事件,令自由黨感到不安,繁榮的貿易或將動搖澳洲的立國之本。譚寶喊出 「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以表達自己領導的澳洲政府之立場,並開始對中共的滲透進行「反海外干預」 法立法。

譚寶緊急踩剎車行為為澳中蜜月關係劃上了句號,澳中關係急速惡化。

 莫里森是中共當局的眼中釘

斯科特•莫里森(Scott John Morrison)
斯科特•莫里森(Scott John Morrison)

2018年8月,澳洲自由黨決定改選黨魁,譚寶被迫下台,最終由斯科特•莫里森(Scott John Morrison)勝出,繼任澳洲總理。

莫里森繼承了譚寶的警告,繼續將中共的海外擴張看作是潛在的不可忽視的威脅。

他剛上任便宣布一系列遏制中國在大洋洲影響力的政策,大流行期間,莫里森倡議各國支持在世界衛生組織的體系外就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展開獨立的國際調查,澳洲外交部長佩恩還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言時,批評中國在新疆實行高壓措施,以及侵犯香港的人權和自由,

莫里森政府的言行徹底激怒了中共當局。

自2020年5月19日起,中共當局開始對澳洲實施單方面貿易制裁。禁止澳大利亞企業向中國輸出牛肉、大麥、棉花、煤炭等商品,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80.5%的關稅。並決定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107.1%-212.1%之間的臨時反傾銷稅。

6月,北京以澳洲針對亞裔的歧視行為轉趨嚴重為由,呼籲公民切勿前往澳洲旅遊、留學生謹慎考慮是否赴澳留學。

2020年3月,北京當局指控澳籍華人作家楊恆均是間諜並將其逮捕。同年6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走私毒品罪判處澳大利亞公民卡姆•吉萊斯比死刑。同年8月,北京以監視居住的形式逮捕中國環球電視網澳籍華人記者成蕾。

2020年底,中國又禁止進口澳洲龍蝦。

2021年4月21日,澳大利亞外長佩恩宣布廢除澳大利亞維州政府與中國簽訂的「一帶一路」備忘錄和框架協議。當日中國駐澳使館發言人對此表示不滿與反對。

由於中澳關係惡化,2021年5月6日,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宣布無限期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

莫里森對此表示,中國制裁澳大利亞是荒謬的做法,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矛盾升溫,只是因為「澳大利亞在做自己」,他表示澳大利亞無意與中國為敵,但是會捍衛自身的利益,奉行自己的價值觀,絕不會在國家安全和主權問題上讓步,不會向任何國家妥協。

在莫里森的總理任期內,澳中關係墮入冰點。莫里森也就成為澳中建交以來,唯一沒有訪問中國的澳洲總理。

猜你喜歡

耶倫的行頭傷害了誰的玻璃心

關爾東  2024-04-10

編輯推薦

布林肯到訪 北京提防

法廣  2024-04-24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