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普通人「祭奠」權利都要干涉了

民國往事1912
2025-03-20
image
網絡圖片

今天微博熱搜榜上,有一個詞條:媒體談胖貓事件中94.6噸食物被浪費。批判的是2024年4月份胖貓從重慶長江大橋跳江身亡之後,網友通過外賣平台為其送餐祭奠一事。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大家千萬不要誤會,以為是澎湃新聞寫的。實際上並不是,它僅僅是轉發者。刊登此文的是《農民日報》,作者是郭少雅。

還別說,真查到了郭少雅的信息。在《農民日報》社有一個同名同姓之人,不僅僅是記者,還是某部門的主任。

之所以要先弄清楚作者是誰,是因為在讀這篇文章中,能夠感受到她強烈的慷慨激昂、大義凜然、義正言辭、痛心疾首——可是近年來傳統媒體上鮮見的雄文啊,比那些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的「新年賀詞」強得太多了。

可是又感覺到一絲奇怪之處:3月中旬,眼看着要春耕了,作為《農民日報》社的中層領導,不去關心播種問題,去看看農民買沒買到假種子,水利設施能不能跟得上,肥料有沒有漲價,卻急不可耐地出來評判去年的一件事,這不是閒着沒事幹了嗎?

難道,僅僅是央視3月15日進行了一番報道嗎?後來,網友截取了報道中的視頻圖片,看完之後恍然大悟。

實際上,這篇雄文有一個嚴重的缺陷,是完全可以將雄文變成熊文的。那就是,郭少雅本人列舉了網友的反對意見:

有人說,「胖貓」短暫的一生太不容易,人走了,我點一份外賣給他,寄託哀思,稱不上浪費;有人覺得,食物是我花錢買的,我不在意,別人也無權置喙;更有人認為,糧食不值錢,外賣也不貴,既不是名牌包包,更不是貴金屬,用來祭奠一個令人惋惜的生命,跟「浪費」沾不到邊。

是啊,筆者也是這麼想的。可是郭少雅並沒有直面回答,而是扯起了我國糧食產量現狀以及歷史跟全球狀態,特別着重點出了「非洲每5人就有1人面臨吃飯難題」——看樣在她心裡,這94.6億噸食物無償援助給非洲老鐵該多好啊。

你不能說郭少雅談的是錯誤的,其給出的論據甚至需要舉雙手贊成。但是,我們問的是人啊,或者更確切地講:一個人,可不可以自由支配通過合法收入購買的合法食物?

不要扯其他,只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行。而且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是」或「否」。即使是小學生也會斬釘截鐵地回答「是」。

論點本身就是錯誤的,再給出什麼樣的論據來,都只能證明是荒謬的。如果按照郭少雅的論點(邏輯),我們有理由認為:最大的食品浪費事件,並不是胖貓這件事,而是每年的清明節。

現在提倡文明祭奠,很少再有人去燒香燒紙,但是,還是有許許多多的人拿着水果去。而他們,一般情況下不會再帶回家,而是留在那裡。風吹日曬之後,水果腐爛。沒有人吃,按照郭少雅的邏輯,自然是一種浪費了。

那麼在清明這天,全國有無數的人要去祭拜先人,必然帶着遠超94.6噸的水果,這才是全世界最大的浪費吧。而且,胖貓僅讓網友浪費了一次,日後不會再有。而清明,可是年年都有的。

也許郭少雅會說:可以不帶水果,帶鮮花。好,就比方說大家都不帶水果,全部帶鮮花。還是以郭少雅的邏輯而言,食物背後是錢,鮮花背後也是錢,食物屬於浪費,鮮花自然如此。都是浪費,為什麼鮮花可以,而食物就不可以了?

針對這件事,還是網友一針見血。

郭少雅擺弄自己的歷史知識,實際上十分荒唐可笑。就不針對她文章中的觀點進行反駁了(不容易把控尺度,容易說過火),就談另一個「現象」吧:一個許姓老人,生前喜歡喝茅台。身後,凡是去祭奠他的,都會帶瓶茅台去。而他的墓前,茅台的酒瓶子都堆砌滿滿當當的了。一瓶茅台多少錢,一杯奶茶多少錢;一瓶茅台需要多少糧食,一份快餐又需要多少糧食……

郭少雅算不過這個賬嗎,那麼她敢批評一個字嗎?自然是不敢的,只要敢放一個屁,她的職業生涯也就到頭了。

所以說吧,郭少雅是典型的欺軟怕硬,不得不讓人想起了魯迅那句經典的話。

當下大帽子太多了。不僅僅是此事,這兩天還有一件事,是針對李老頭的。那個炮火,真是猛烈異常。還是套用剛才的觀點:他有沒有處置自己合法財產的權利?

3月12日,湖南師範大學微博引用了胡適的一句話——教育是給人戴上一副有光的眼鏡,能明白觀察;不是給人穿一件錦繡的衣服,在人前誇耀——繼而遭受到了猛烈的炮轟。

他們炮轟的倒不是這句話,而是胡適這個人。為什麼,他們對胡適如此痛恨呢?因為,胡適才是真正帶來希望者:

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

90年代,胡適熱在大陸興起。台灣的學者很不可思議,說「胡適講的都是淺顯的道理,根本就沒有什麼深度啊,在台灣早就不流行了」。對此,一個大陸學者回答:我們欠缺的恰恰就是「常識」。

到了2025年的今天,「常識」之光,依舊沒有完全照耀在這片土地上——看看兩萬多的點讚數吧,就明白是一種什麼樣的悲哀。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於老六

 

猜你喜歡

藍底白字為何平息不了胖貓風波?

照相的宋師傅  2024-05-22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