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4日起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在美國國土安全部和海關邊境保護局共同發布關於對中國加關稅新措施的文件中,首次表明所有由香港製造、進口及轉口的商品,與中國產品一樣,都要正式報關及加征關稅。
文件指出,除了部分人道捐贈物資或旅客攜帶的個人物品,所有來自中國及香港的產品都要額外徵收10% 關稅;即使商品價值低於800美元,都不再享有美國「低值免稅」(De Minimis)優惠,同樣繳納額外10%關稅。換言之,香港將不再享有以往的「獨立關稅區」待遇,任何來自香港的國際郵件,不論價值多少都必須申報,變相加重中國及香港商人對美國市場的出口成本和行政負擔。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以往中國商品利用在香港的獨立關稅及國際轉口貿易中心地位,經香港轉口到美國來規避關稅;而這次美國海關明確表示嚴查透過香港規避關稅的行為,表明一旦如原產地證明、訂單、裝箱貨單 ,判定商品是來自中國或香港,都要交新關稅。文件另指出,如果商品主要是在中國或香港製造、組裝或加工,即使經第三國轉運,仍可能被視為中國或香港產品,適用額外關稅。文件中沒有提到同是特別行政區的澳門。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研究員張昆陽對自由亞洲電台指出,反映未來香港作為連接中西橋樑的國際物流和貿易角色將受到重創。
張昆陽說:「訊息是很清晰。香港是一直作為中國主要的轉運港,亦不被中國關稅所影響。現在香港亦包括其中,可見是為了堵塞漏洞,亦釋出更強硬的訊息。對中國施加更大阻嚇作用」。
他又認為,川普已警告若中國報復,稅率會進一步上調,而實際上中國政府已隨即反撃,公布一系列針對美國的反制措施;當香港受制美中關係惡化的牽連之下,料被美國制裁程度將不斷擴大。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