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遠不是習近平為自己考慮「接班人」的時候

夜話中南海
2023-05-30
image
習近平(圖片來源: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日前,美國華爾街日報刊登署名Chun Han Wong的文章《縱觀歷史看習近平接班人之謎》,說是「他(習近平)打破了前幾任中國領導人建立的為期十年的執政周期,並在黨內遍植親信,這些親信論年齡,論資歷,均不足以挑起接班人的大梁。「

按照該文章作者的說法:「對今年6月即將年滿70歲的習近平來說,這是他有意布下的一個迷陣。在接班人計劃不明朗的狀況下,黨內精英需要小心翼翼,幫助習近平維持掌控,並為他爭取時間來評估潛在的接班人…… 」

也是在日前,好幾家中文媒體都介紹了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本月刊登的學者吳國光博士的文章,文章標題直譯為《習近平青年衛兵的崛起:中共領導層的代際更替》。

吳國光博士的文章指出:中共二十大上任命的新一屆政治局委員平均年齡大於五年前、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而與此同時,二十大之後,習近平開始加大安插60後和70後上位。不過,習是自鄧小平以來,第一個沒有安排接班「太子」的最高領導人。

國光先生這裡說的「太子「,是從「接班人」意義上,而不是「裙帶」意義上說的。也就是習近平曾經在黨內會議上用過的那個詞,」儲君」。

根據吳國光的計算,2022年10月被選出的政治局常委平均年齡為65.1歲,在2017年為62.9歲,2012年為63.1歲,2002年為62.0歲。這反映了習近平任內刻意提拔年長的官員,而推遲提拔年輕官員的趨勢。

而去年十月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上新產生的政治局常委會的平均年齡,之所以超過十年前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二十年前的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首先是因為習近平本人打破了「七上八下「潛規則,其次是不但把在二十大召開時已經年滿67歲的王滬寧留任,而且新提拔的政治局常委也有一個年滿67歲,即蔡奇,一個年滿66歲,即李希。如此一來,平均年齡就拉上去了。

當然,二十大上新提拔的政治局常委里,終於有了一個60後,即1962年9月出生的上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丁薛祥。

但是,丁薛祥這個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裡唯一的60後,在大會召開時也已經年滿60歲,而15年前召開中共十七大時,同時從十六屆普通中央委員直接晉升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別成為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備胎」的習近平和李克強,一個時年54歲,另一個時年52歲。

如果再往前比較的話,2002年召開的中共十六大上,9名政治局常委主要是40後,也有3個30後,但是是出生於30年代後期。其中,分別接班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的胡錦濤、溫家寶都是60歲,接班全國人大委員長的吳邦國61歲,接班全國政協主席的賈慶林62歲,另外還有最年輕的常委李長春只有58歲,平均下來就成了中共十二大之後最年輕的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

這裡再強調一下,二十年前的十六大上的胡錦濤和溫家寶都是以剛滿60歲的年齡就分別接班黨、政一把手了。而如今二十大上的唯一的一個60後,也是剛滿60歲的丁薛祥,只不過是接班了一個常務副總理的職務。

這樣比較下來,就可以充分說明習近平在考慮二十大高層人事安排時,在篤定自己連任第三個五年的同時,事實上也完全沒有從「年齡梯隊」的角度,考慮再一個五年之後,也就是依規會在二零二七年十月左右召開的二十一大上的「一把手交班」問題。

如上華爾街日報文章的作者分析說:清朝的秘密建儲制度是1722年登基的雍正皇帝的發明。他深感於其父康熙皇帝在世時發生的奪嫡之爭的慘劇,決定在生前選定儲君後秘而不宣,死後再由大臣們將兩份寫有皇位繼承人的遺詔對照驗看。雍正認為,秘密建儲可以減少諸皇子奪嫡的風險,不至於讓皇帝在位時大權旁落,也避免了儲君向皇帝爭權。

三百年後的今天,毛澤東之後中國權力最大的領導人習近平也似乎樂於此道。去年開啟第三個總書記任期的習近平可以自由選擇他的接班人和接班時間,但卻遲遲不願亮出底牌。

筆者認為如上文章中把習近平當下對「接班人「的私下考量與「清朝(皇帝)的秘密建儲制度「類比非常牽強。更準確的分析應該是當下的習近平自打設計自己的第三個任期的同時,無疑也已經下定了之後必須還要有第四、第五,直至第N個任期的決心。而這個決心下定的心理因素,除了從能力角度的「天降大任於斯人」、「捨我其誰」,更有對自己「挑二百斤擔子走二十里山路不換肩」和「每天游泳五千米」的「身體健康、永遠健康」的無比自信。所以,至少是在去年設計陪綁自己第三任期的「領導集體」的年齡構成時,他習近平可能是考慮到了二把手、三把手……們的年齡梯隊問題,百分之百不會從「年齡梯隊」角度,考慮他這個一把手的接班備胎。從他剛愎自用的性格分析,他甚至也不會從「以防意外」的角度來考慮自己所謂「潛在接班人」的問題。

不但事實上沒有把如今二十大上產生的新一屆政治局常委會除他習近平而外的其他六個人的任何一個人,當成自己一把手職務的接班培養對像,而且在給自己決心提拔為二十大新任政治局常委的四個人選分配具體崗位時,他習近平似乎也考慮到如何避免給外界以「接班猜想」的問題。

分析到此,我們不妨把時間倒回到去年的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前。

當時的外界評論也好,「內部消息」也好,對時任「大內總管」丁薛祥的「入常「雖一致看好,但沒有一篇分析文章,沒有一個」中國問題專家「,也沒有一則」據北京消息透露「提到過丁薛祥會是國務院常務副總理人選。

去年十月二十三日,也就是中共二十屆一中會閉幕的當天,《紐約時報》適時刊登一篇文章,標題是《丁薛祥:習近平忠誠的幕僚長》。文章的第一句就是:如果有一個人被認為幾乎肯定會晉升為常委,那就是丁薛祥。從履歷上看,與其他一些競爭者相比,丁薛祥似乎不太可能成為候選人。他從來沒有領導過一個省份,無論是作為黨委書記還是省長。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幕後的技術官僚,包括最近的中共中央委員會辦公廳主任一職。這一職務具有濃厚的行政色彩。有人將丁薛祥比作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幕僚長。丁薛祥還被普遍認為是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隨着習近平更強調防範國內外威脅,這個秘密機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恰恰是這種與習較近的關係成為丁薛祥的優勢。隨着習近平試圖清除政敵,拉攏盟友,忠誠度成為晉升的關鍵標準。同時擔任習近平秘書的丁薛祥被認為是這位領導人最可靠的支持者之一。

該《紐約時報》文章中還分析說:60歲的丁薛祥是最年輕的常委會成員。但許多分析人士說,由於缺乏省級領導經驗,他不太可能成為習近平的繼任者。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於習近平,他可能是魚與熊掌兼得的最佳人選:忠誠但不具威脅性。

也就是說,丁薛祥二十大上「入常」,本來就被外界認為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不過,如果說習近平對二十大的政治局常委級的人事安排內容里最「不按牌理出牌」,或者說最不「循規蹈矩」的就是把一個從未當過一天國務院副總理,甚至從未有過半天國務院部門工作經歷的李強,從上海市委書記位置上直接提拔為國務院總理,接班李克強,那麼第二個「不按牌理出牌」的例子就是把一個純「政工」出身,從未有過半天從基層到中央的政府領導機構或者政府部門任職經歷的「大內總管」,安排到國務院常務副總理的崗位上。

照理,在習近平一定要進一步重用自己擔任上海市委一把手時和自己第二個總書記任期的「大內總管」丁薛祥的前提下,按「常理」判斷,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里的丁薛祥就應該接替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局常委王滬寧的工作崗位,從順理成章和駕輕就熟的角度分析,都是最利於繼續貼身侍奉習近平。那麼為什麼不這樣安排呢?

試想,如果二十大之後的習近平在一定要讓丁某人「入常」的前提下,不是將丁某人安排為國務院常務副總理,而是安排成事實上的黨的「副總書記」,那麼無論是黨內還是黨外,肯定就會有習近平安排比自己年輕九歲的丁薛祥為自己的黨內副手「是何用意」的臆測。

相比較而言,習近平把與自己處於一個年齡段的蔡奇安排為黨的二把手,不構成「年齡梯隊「,就不會引發不必要的「接班人選」的猜想。事實上在中共二十大之後,當蔡奇接替王滬寧「副總書記」角色被他的新任政治局常委兼新任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職務證實後,雖有不少評論人把他諷刺為當年毛澤東身邊的「林副主席「,但也僅僅是從」偉大領袖親密助手」的角度,而不是從」偉大領袖親自選定的接班人」的角度。

當然,在犒賞丁薛祥為正國級的政治局常委的前提下,對其具體的工作崗位安排也不是沒有其他選擇。比如中紀委書記。至於全國人大委員長和全國政協主席的職務,既然是安排給了連任政治局常委的五十年代出生者,自然就排除了60後,而且是首次入常丁薛祥的適用性。

那麼在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和中紀委書記這兩個具體職務的分配中,習近平把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崗位給了丁薛祥,顯然就有了對下一個五年的考量暗含其中。

關於所謂的「七上八下」是怎麼回事,這裡不需要詳細解釋了。而去年的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後,外界評論紛紛質疑習近平「打破了七上八下的潛規則」。但事實上除了習近平本人,也只有軍方代表張又俠和外交界代表王毅兩人是「例外」,其他所有包括不是政治局委員的其他黨內等副國級,無論是新任還是留任,其「年齡槓槓」都還是「七上八下」。

更需要說明的是,除了習近平本人,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產生,也是嚴格遵行「七上八下」原則的,最典型的就是去年召開二十大時年滿六十八歲的韓正出局,而年滿67歲的蔡奇入常。

一個最有說服力的事實是,韓正在因為年齡原因未能連任政治局常委前提下,能夠被習近平比照五年前的王歧山,安排為一屆國家副主席,就足以證明韓正二十大上的出局並非政治上失勢於習近平,而僅僅是和五年前的王歧山一樣,單純的年齡原因。

另外,曾經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兼中組部長,習近平當年在清華當工農兵學員時的「上鋪兄弟」陳希,說起來比張又俠還年輕兩歲,但卻未能在二十大上獲得晉升政治局常委的機會,也足以說明習近平在決定二十大高層人事中的年齡「潛規則」,或者說「年齡槓槓」,也還是「原則上實行七上八下」。

分析到此,我們再逐個對比習近平之外的6個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就可以看明白習近平的目的是5年之後,也就是2027年召開二十一大時,現有的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從蔡奇到趙樂際,從王滬寧到李希,再加上出生於1959年的李強全部都要「因年齡原因」出局,只留他習近平和丁薛祥連任。而屆時的丁薛祥接替現由李強擔任的國務院總理職務就順理成章。

其實,在二十大之前曾猜測胡春華會接任總理職務的評論人士,所持理由之一就是胡春華比丁薛祥還年輕一歲的年齡優勢,決定了他接替李克強總理職務之後,可以如李克強一樣連任兩屆,而國務院總理連任兩屆是能夠保持國務院工作相對穩定、施政相對連貫的重要因素。

但是,如今的習近平既然安排了二十一大召開時年將68歲的李強接任總理職務,內心的算盤很可能就是除他習近平之外的中央黨、政主要負責人,都只任一屆,無論是「副總書記「還是國務院總理,無論是全國人大委員長還是全國政協主席,無論是中紀委書記還是不進常委的國家副主席。

(全文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