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田静。
你体会过彻底的绝望吗?最近,很多人正在经历这种感觉。
有一群女性,她们栖居在晦暗潮湿的烂尾楼当中。
那里没有门窗,没有水电,半夜还经常有野狗闯入。
她们不是无家可归的拾荒者,而是名下有价值百万房产的勤劳女性。
1. 努力生活的人,住进了“贫民窟”
“我像是碰上了一个合法的杀猪盘”,网上一位女性白领,这样形容自己的遭遇。
她在郑州打拼多年,用尽积蓄、背上三十年贷款,只为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房子是象征独立与安全的憩息地。
有了房,可以逃离不幸的原生家庭,可以摆脱婚嫁的束缚,可以在都市里活得有尊严。
但在当下,买房却成了一场可能倾家荡产、尊严尽失的赌博。
在交房之际,这个女孩却被告知,房子烂尾了。
此时,新家像个窑洞,交出去的首付不见踪影,还要继续向银行还巨额房贷。
她想不通,一个人怎么能因为买了套房,而落得一个露宿街头的下场?
无奈之下,她只能回老家寻求父母的帮助。代价是,同意相亲。
但与她相同遭遇的人还有很多,而其中大多数人却连退路都没有。
一些无家可归的女性,只能搬进烂尾的水泥房,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求生。
云南省一位名叫高桃花的女性,为了给女儿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从宜良县来到昆明市。
她用尽所有存款,在靠近CBD的楼盘“别样幸福城”,买下了一套房子。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五证齐全的房子居然也会烂尾。
高桃花因此失去了全部积蓄,还背上了债务,丈夫也跟她离了婚。
眼看银行卡余额从四位数变成三位数,她索性带着女儿住进烂尾的新家。
走进小区,是遍地长满的杂草,楼梯间随处可见的狗粪,横七竖八的钢筋水泥。
到了晚上,这个坚强的女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惧。
屋里黑咕隆咚,没有门窗没有水电,穿堂风在房间里呼啸而过。
一群尖牙利爪的野狗,在外面暴躁地狂吠,在寻找入侵者的身影。
“数不清有多少次,七八只野狗从暗处冲出来,围攻我,咬我。”
之后每天晚上,高桃花都要用两扇自制的铁丝门,再堵上装满水的油漆桶才敢入睡。
但还有比野狗更恐怖的存在——深夜闯入的陌生男子。
40岁的陈艳春,也是一位单身妈妈。
她生性好强,当年决定买房时,和丈夫讲好一人一半首付,后来丈夫反悔,她就自己出。
直到夫妻间因为房子烂尾吵架,丈夫打了她几巴掌,她果断离婚带着女儿住进了烂尾的新家。
有一天夜里,她快要入睡,耳边忽然传来有人爬门的声音。
一群陌生男子,拿着手电筒往屋里照,故意吓她。
她躲在铁床边,举起刀和榔头,隔着黑暗向对方喊话:谁敢进来,我跟你拼命。
直到现在,她都不知道那天闯入的,是流浪汉还是房地产公司的人。
从这之后,她晚上不仅要喝酒壮胆,还要在伸手可触的地方藏好武器。
“我在枕头下藏了把刀,谁敢动我女儿我就跟他拼了。”
没过多久,这座烂尾楼又搬来一位叫做刘萍的业主。
她带着11岁的小女儿来到这里,她与高桃花、陈艳春成为了好朋友。
几个女人一起作伴,日子好过了许多。
刘萍爱美,总是画着精致的眉毛、时髦的口红。就连她的房间,也要经常摆上娇艳欲滴的郁金香。
只是,洗漱是一件困难的事。
姐妹三人的日常洗脸擦身的水,都要从工地一个水洼去取。
有人质疑,既然生活这么艰苦,为什么宁愿住在烂尾楼里,也不去申请救助和公租房?
她们又何尝不想,可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因为名下有了房子,她们不再具备申请公租房的条件。
这危机四伏的烂尾小区,就是她们唯一的家园。
而随着这些女性的率先入住,更多走投无路的业主,也陆续搬了进来。
2.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2020年5月,烂尾五年的“别样幸福城”已经入住了50户业主。
大家自发地组织起了建设工作:
男业主搬运家具、饮用水、并且组成安保小队,轮流在夜间巡逻。
小区里的野狗,从最初的几十只骤降到了三只,也再也没出现过可疑的人影。
女业主则负责种菜、饲养家禽,烹饪三餐,组织邻居们吃大锅饭。
人均五块钱一天,用他们的话讲,就是便宜又原生态。
她们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叫“同甘共苦一家人”,其中有51人是已入住的业主们。
另外还有432个未入住的“散户”,生活稍宽裕一点的群友,偶尔还会在群里发红包。
但哪怕是几块钱,也有专人负责接收、记录入账,当作集体生活花销的公费。
这座荒废已久的小区,开始变得井井有条,也有了些许烟火气。
天气凉爽的时候,女业主们还会在楼下放着音乐,姐妹几个一起跳跳广场舞。
期间,有位孕妇产下一位新生儿,业主们集体给他取了个名字叫:盼房
可是,这看似积极乐观的生活,却有着悲怆的底色。
有一天晚上,业主们相聚吃着烧烤,给彼此加油打气。陈艳春几杯酒下肚,突然啜泣了起来。
这个生性好强的四川女人,被业主们叫做“泼辣川妹子”,她的前半生就是一部辉煌的创业史。
她打过零工,开过饭馆,凭借过人的头脑与眼光成为一家大型饭店老板娘。
可如今,就因为买了套房,她要跟野狗抢地盘,变成了媒体口中的“难民”。
“同样花了一百多万,为什么别人的孩子就能在小区花园里玩滑梯,我的孩子就只能在工地玩砂子?”
2020年8月27日,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攀升,业主们终于等来了复工通告。
他们所居住的小区,将于2021年10月底竣工交房:
“为保证施工安全和正常、顺利作业,请搬入4号地块的业主于8月27日17时前搬离。生活困难暂无住所的业主,可与街道联系申请安排临时过渡住房。”
可到了2022年的今天,当我们在网上搜索关于“别样幸福城”的交房消息,却仍然一无所获。
唯一能看到的是,原定于2021年竣工的通告,变成了2022年的年初。
在24天前,还有人在这则复工喜讯的评论区中追问:到底何时才能交房?
据澎湃新闻统计,近十年来,全国有超过3188座楼盘涉及烂尾。
粗略计算下来,平均每个省就有94个楼盘涉及烂尾,至少300万个家庭被卷入这场风波。
烂尾,是房企在现金流断裂后的躺平摆烂。
而业主们,没有躺平摆烂的权利。
他们不仅有房不能收,有楼不能住,还要背负巨大的生存压力。
面对维权死局,强制停贷成了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
3. 人人都可能成为烂尾楼的受害者
很多人不理解,怎么买房,也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在人们的常识当中,涉及巨额财产的房屋交易,应该是人生中一笔最保险的买卖。
其实,烂尾楼背后,是被声讨已久的期房制度。
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封顶,只是烂尾的第一步。
这种说法并不是毫无道理。现实中,大部分烂尾楼距离完工,真的只差一点点。
这是因为在楼房封顶之前,大部分的开发商并不需要向工程队交付工程款。
按照银行的规定,在楼房封顶之后,开发商可以拿到70%的房屋销售款。
理论上,这些钱都要用于结算该楼盘的工程款,以及进一步建设。
问题也正是出现在这里,开发商并不会只专心着一座楼盘。
他们大多拿到销售款之后,会再去投资开发新的楼盘。等下一笔预售款到账后,再去收尾上一个。
在普通人眼中,这就是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墙”。
可在炒房盛行的时代,这样的售楼方式就像一台资本永动机,让不少房地产商快速崛起。
如今,当房子从炙手可热的神坛上退下时,房地产商也接连暴雷。
而作为项目资金监管方之一的银行,却能全身而退。
哪怕违规放贷,监管不到位,也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有人认为,预售制是万恶之源。只要取消了预售制就能从根源上杜绝后患。
但这样的解决方法,未免太过粗暴简单。
房屋预售制最早起源于香港,最初也是为了解决居民住房短缺问题。
1994年,大陆也发布了《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把这套预售规则引入到更多省份。
引来各地争相效仿,也是因为这套规则确实为房地产业的振兴做出了一定贡献。
而作为最早实行预售制的香港,至今,却极少出现“烂尾房”。
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
▌资金监管方不同
内地的首付,直接交到开发商的银行监管账户。
而在香港,除了5%的订金直接交给开发商,剩下的首付,都是交给开发商律师楼的信托户口。
开发商需要完工到一定标准,才可申请在信托户口取回建筑费。
▌房贷起效的时间不一样
在内地,在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时,房屋贷款就即时开始。
而在香港买期房,在未交房之前不需要申请按揭和月供。只有在交房期临近时,业主才需要去找银行申请按揭。
换句话说,从制度设计来说,本就该倾向维护业主方。
因为每个普通人,都是资本与权力前的弱者。
在房市雪崩时,时代的万千粒微小的尘埃,落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都是一座座沉重的大山。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一生里绕不开的三件大事就是“死亡、纳税和买房”。
如果我们不为今天的他们发声,下一个钱包掏空,却只能被吸血榨干的,可能就是明天的我们。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女孩别怕”)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