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召回一批灵活就业人员

郝大星
2024-06-06
image
网络图片

今年很多大厂在裁员的时候,词汇量都很大,有优化、毕业、降本增效,还有:

这些不是我的兄弟。

别管用什么词吧,以往被老板说效率低的公司在这种事情上效率都很高。比如说理想汽车,从3月份Mega发布前的我教苹果造电车,到放弃“年销售80万辆和超越BBA的目标”,其实也就20天。

当时媒体们还在猜再过20天会发生什么。这种问题大星已经反复说过了,当老板开始称赞对手,锐意改革的时候,打工人的winter 就 is coming 了。

五一假期后理想开始降本增效,比例超过18%,预计毕业人数超过5600人。当时媒体给出的实际毕业人数更夸张。

这个也正常,特斯拉今年4月份裁员的时候,马斯克说裁10%,结果每个部门基本都是30%起,甚至有的部门直接走一半。

而且有消息说,如果第三季度情况仍然不尽如人意,理想9月份可能启动第二波大裁员。

裁员这种事儿,从评估到谈话,自有一套管理学理论支撑。但在实际执行中,很难做到绝对公平和合理,特别是大比例裁员时,往往是从上到下拍脑袋。因为最终决定员工去留的,是人。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这不是我说的,是《笑傲江湖》电影里,任我行对令狐冲说的。

当时车圈确实热闹了一阵,毕业员工的沟通愿望很强,导致理想总部还加强了安保措施。而且这么多人同时出来找工作,直接影响了汽车圈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媒体报道说其它车企看到理想毕业的员工:

直接降薪20%。

按道理说,人已经裁了,热闹一阵也就罢了。可是最近几天,社交平台上却出现了无中生友的同学咨询问题。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这什么意思,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都让我灵活就业了又来劝我顾全大局?

这波又被喊回去上班的同学,大部分来自研发测试部门。此前他们告诉过媒体,裁掉他们对公司影响极大,开发几乎陷入停滞,测试仅靠少量低成本外部团队协助。

这里的外部团队,指的是理想去年底引入的智驾供应商轻舟智航。大星看过当时的宣传稿,说轻舟智航主要负责理想AD Max 3.0向AD Pro平台的优化与迁移。

所以看起来,这次是共享员工战胜了自有员工。

毕业的同学要理解HR,他们那会儿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说自己对公司很重要,要是都相信,那裁员这活儿可就没法干了。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万万没想到,那么多说自己冤枉的人里,有人是真的冤。对于裁员裁到大动脉这件事,理想反应很快,想喊这些人回来上班,之前毕业的那几天可以算福利休假,直接延续合同。

这里就遇到了一个大问题,《三体》里面解释过当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善意的时候,按照宇宙公理,猜疑链的无限循环就出现了。

很多被裁员工怀疑公司是在下套,如果现在重新回去上班,之前承诺的赔偿金还没给,属于合同上的重新开始,还要试用,如果未来试用期不给过,连上次被裁的条件都没了,补偿就别想了。

大家这么想大星非常理解,不能因为理想喊你回去上班就立刻回去,还是要先问问理智。

大星觉得这件事还有几个问题。第一,这么急的召回前员工,说明真正在干活儿的关键员工被裁掉了,那没被裁的人还关键吗?第二,理想的HR到底是怎么决定谁走谁不走的?第三,老员工的心寒了,以后做产品的时候会不会有情绪?

还有朋友问李想本人知不知道技术人员对公司有多重要?多此一问,没听过他这句话吗:

一帮搞臭技术的。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星球商业评论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中国A股惨绿 上证失守三千点大关

自由亚洲电台  2024-06-25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