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是“好人”也开始举报了

张3丰
2021-07-16
image
示意图(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网上流传,四川大学2021年军训同学们之间相互举报,男生举报女生,“一连”举报“二连”,被称为“举报的内卷”。我认为这事未必是真的,因为2021级新生还没有开学。如果有军训,或许是去年新生因为疫情耽误而补上的? 

大家都不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它发生的概率相当大,校园里、课堂上发生的举报事件越来越多,没人再认为“举报”是罕见的。 

如果是真的,这仍然是一个标志性事件。现在大学生的军训,其实没那么严肃,尤其是已经入学一段时间之后再“补”的军训,更多是一种“娱乐”性质。“二连”举报“一连”,不过是导致“一连”多训练一会儿,更多是一种游戏性质。 

但是,这种游戏的价值其实正在这里,它是大学生活的某种“演习”,潜移默化中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原则才是重要的。过往的军训,通常强调吃苦、团结和纪律性,也强调同学们之间的合作,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现在他们半真半假地认识到,举报是有用的。 

这样完全没有嘲讽那些同学的意思(假定它是真的),因为高校发生的事,也不过是社会风气的投射。现在的大学里虽然都是年轻人,却并没有“开风气之先”的可能,他们甚至更保守,你随便在任何一个大学里走一圈都会有这样的印象。 

朋友们在转发这样的新闻时,都很是愁苦和担心,其实在我们身边,即便是“好人”,也开始慢慢习惯举报了。 

比如,如果你在做一个公号,发现有人抄袭你的文章,就可以随手举报它,因此在制度设计上,这样举报一下并不麻烦,你心中还会有一种正义感。 

有时“举报”确实是正义的。前段时间成都发生了一件事,有一个自媒体作者混淆视听,写了一篇文章流传甚广,很多朋友看了很气愤,也无可奈何。有一位朋友是行动派,坚持不懈举报了一段时间,最终微信把那篇文章给删除了。 

我住的小区附近有一块很大的空地,经常有人乱停车,有邻居在群里发了一个截图,宣称他已经进行举报,大家(包括我)纷纷点赞。这位邻居颇为得意,又晒出了他的一些“举报记录”,原来,他有随手举报车辆违规的习惯,他还感叹,要是能有奖励就好了。 

这种“好人”的举报,总还是让人感到有些不安的地方。他们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危害性,让人不安的是举报这种手段本身。 

在一个法治社会,不应该有“举报”这样的制度设计。一切“违法”行为,都可以在法律框架下公平公开地解决,而法律未能管辖的领域,各种意见只能进行竞争,慢慢形成文明的气氛。 

“举报”的要害之处,在于它创造了一个模糊而含混的地带,一个暗箱和专断的领域。进行举报的人,往往藏在暗处(有时还有保护举报人的设计),被举报的人,不知道“敌人”来自哪里,而仲裁者则可以随心所欲进行裁决——因为一切都不是公开的,也就没有办法再进行监督。 

举报这种行为当然一直都有,但是这几年也有进化,它已经制度化和正面化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各种举报的渠道,有些领域会公开举报电话和信箱,而在网上,举报就更加便捷,甚至有“一键举报”的设计。 

它也在逐渐正面化,在过去,举报多少被视为一种不光明的行为,我小时候在河南老家,人们称呼那些举报者的行为为“咬”——这不是一个好词。而现在,很多举报甚至有奖励(比如在校园里),这对年轻人真是一种鼓励。 

前段时间郑州一个中学有学生自杀,直接的冲突点就是老师发现她在课堂上玩手机,而这“作案线索”,就是安排的学生提供的。在这个场景中,每个学生都有被举报的可能,都是“不安全”的,而老师则是唯一的受益者。同学们的每一个行为,不管是举报,还是调查和辩解,其实都在强化老师的权威。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产生活观察

猜你喜欢

终究是祝局长扛下了所有

木蹊  2024-08-05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