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俄烏戰爭已經過了百日,隨着澤連斯基曬出一張開戰第二天和開戰第一百天的對比照片,我們已經在網絡圍觀了這場21世紀最重要的戰爭百日有餘。在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往往並不會出現初期全線進攻、火力全開的態勢,更多的是局部的拉鋸和爭奪。所以在近期我也比較少提,有些讀者可能會有疑問,這場戰爭到底會走向何方,雙方還能撐多久?
在做系統性分析之前,我先給大家看看目前戰場的態勢圖。圖中畫圈的部分,就是目前雙方短兵相接的重點區域。其中重中之重的,就是北頓涅茨克。烏軍在這裡實踐了一次「三十六計」中的「欲擒故縱」,先是在俄軍猛烈的炮火下佯裝敗退,將俄軍主力吸引進入城市中後,突然反攻,目前收復了該市四分之三的區域。在這場精彩的誘敵深入的戰鬥中,目前俄國媒體已經證實俄軍第29集團軍參謀長、少將羅曼庫圖索夫(Roman Kutusov)被擊斃;俄第35集團軍在伊久姆亦遭到重創,幾乎喪失戰鬥力。受一連串戰果的鼓舞,澤連斯基於昨日秘訪了烏東前線,直接到現場為前線將士鼓氣。他此前也透露,烏軍在近期的激烈戰鬥中也犧牲很大,平均每天都有60-100名士兵犧牲。
澤連斯基秘訪前線
羅曼庫圖索夫(Roman Kutusov)
歷史上的任何大型戰爭,包括我們熟悉的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就是殘酷的消耗戰,也就是所謂的以時間換空間。我在早期的分析文章中提過,弱國對抗強國,打長期的本土消耗戰是獲勝的不二法寶,古今皆然。雖然這個相持階段,是整個戰爭最難熬最痛苦最焦灼的階段。這個時候就是拼家底拼韌性的時候了。我們知道烏克蘭目前有來自西方源源不斷的武器和資金支持——美國的軍援已經數到第11批了。那麼俄國目前的狀況是什麼樣呢,或者說,俄國還能撐多久?
我們先看一下目前俄國遭受的制裁情況。根據專業提供數據支持的公司Datawrapper的製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目前俄國遭受的國際制裁10540項,其中在開戰後產生了7845項。此前全世界遭受國際制裁最多的國家是伊朗,共計3616項,其次是敘利亞2598項。我們熟悉的朝鮮只能排第4位,2052項。也就是說,伊朗、敘利亞、朝鮮這幾個倒霉蛋加起來,都不如俄羅斯挨的國際鐵拳多。如無意外,這應該是空前絕後了。
這些制裁目前對俄國產生了哪些影響呢?我們還是用最有說服力的數據說話:
俄國大部分工業極度依賴進口
根據彭博社的數據,開戰後,俄國的通貨膨脹達到了17.8%,消費零售總額下降9.7%,增值稅、銷售稅收入以及進口商品增值稅僅僅在4月份就暴跌三分之一,汽車產量同比下降61.5%;國內企業60%面臨需求下降,40%缺乏營運資金,35%面臨資金鍊斷裂……國內GDP預計全年萎縮10%,所有數據均為近20年之最。
此外,從開戰以來,莫斯科交易所上升企業市值蒸發2590億美元左右,相當於全部股票市值的40%以上;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俄羅斯企業股價平均暴跌 98%,市值蒸發 5720 億美元。這就意味着,二十多年來,俄羅斯最優秀的企業以及無數中產之家的的金融資產,頃刻間都已經化為烏有。
俄軍已經把早就退役的老舊的T62拿出來使用
那麼問題就來了,俄國面對如此糟糕的經濟數據,為啥還能繼續戰爭燒錢呢?這一點是之前很多人包括我都忽略的——那就是俄國的能源出口依然旺盛。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儘管美歐都對其進行了能源禁運,但是俄國在世界其他地區的能源出口卻大幅增加,今年其石油出口增長了50%。特別是開戰以來,印度大幅進口俄國原油3400萬桶,為去年同期3倍!而俄國輸往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也同比增長了60%……更不用提還有亞洲和拉美很多貪圖俄國打折石油的國家。俄國籍此每月獲利超過200億美元,如此強勁的輸血,是俄國目前能夠穩住盧布匯率,同時支撐戰爭花費的最關鍵原因。
那麼,目前的能源收入能支撐俄國的長期戰爭嗎?
奔赴前線的烏軍和路過的老婦人打招呼
答案還是否定的。就短期的戰爭來說,俄國人賣能源是夠打仗的,但是顯然,這些救命錢是不可能光用來打仗的。如果要放在整個經濟的層面來說,那就是杯水車薪了——因為戰爭所造成的經濟窟窿,是全方位的,想靠每個月200億的賣血錢來維持俄國這樣體量的國家的經濟運作,那是很難也很脆弱。隨着經濟在國際制裁下的一步步萎縮,財政上的窟窿只會越來越大。
烏克蘭當然也面臨這樣的經濟難題,戰爭也嚴重影響了其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今年烏克蘭的GDP將會萎縮35%,這是很嚴重的數據。但是烏克蘭這種體量的國家,本來就比較弱(2021年的GDP為2002.5億美元,排名世界104位),基數不大,滿目瘡痍下往往只要一口氣在就不會崩。其實很像二戰中的中國。而且目前得到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支持,源源不斷的接受各種真金白銀的援助,簡單算一下,單單是美國給予的援助總額就已經超過400億美元,相當於其2021年GDP的20%,所以烏克蘭要面臨的經濟問題就遠不如俄國的嚴重。
俄軍的一輛坦克,公然在頂部放置着搶來的民眾物品
可以肯定的說,長期的消耗戰雖然會讓人痛苦,但兩害相權取其輕,確實是有利於烏克蘭的。打垮俄國人雖然是美好的遠景,但在人數和武器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拖垮它恐怕是更現實的選擇——同時恐怕也是西方願意見到的。因為出錢不是大事,歐美所擔心的,就是不要擴大戰爭規模。
但是,戰爭的走向不一定如歐美所願——一場雙方都投入了數十萬人的戰爭,在失去均勢後是一定會在某個時刻驟然升級的。可能歐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最近都在突破之前的遮掩,開始公開向烏克蘭運送遠程火箭、重型火炮這樣的重武器。這些東西都在一點點的改變着烏東戰場的均勢。
來自赫爾松的5歲小姑娘瑪麗娜,她在俄軍的轟炸中失去了左腿
當然,其實我們都已經從歐洲來自世界局勢的劇變中看到,俄國人的損失遠遠不是戰場甚至經濟上的那點東西。被世界孤立,被國際秩序剔除,周邊國家一窩蜂投入對手陣營……可以說幾十年的國際經營,一朝喪盡。魚沒吃到,弄得一身史無前例的葷腥,幾代人都洗不去,這是現在可能感受不到,但很快就能體會到的。昨天俄國外長拉夫羅夫想去同宗的小弟塞爾維亞找點安慰,結果沿路的幾個小國北馬其頓、保加利亞和黑山居然宣布對俄國關閉領空,結果科拉羅夫同志沒法前往,只能無奈宣布取消訪問——堂堂常任理事國的外長,就落到了無法出訪一個近在咫尺的國家的地步,說出來那都是淚。
其實可以說,無論從哪個方面去預計,俄國人花再多的力氣也肯定贏不了這場戰爭,因為他早就已經不是在跟一個烏克蘭干架了,而是在跟世界最強大最富有的一堆國家干架。也許對丁丁來說,希望多少占一點便宜,好在談判桌上找回面子,為此用萬千士兵的枯骨鋪墊也在所不惜,但那也只是一廂情願。因為雙方的底牌現在都在桌面上,彼此都看得清。
目前看來這場戰爭很可能以某種「脆斷」的方式結束——也就是長期的戰爭泥潭帶來的困局導致俄國國內生變。這種變化很難說具體會在什麼時候發生,因為歷史總是有一些偶然因素在裡面。最樂觀的估計是數月,最長的估計是今年年底——這是美國五角大樓的估計,不管哪一種,結局大同小異恐怕是不會變的。
我昨天看到一幅很有意思的圖片——好萊塢「拯救專業戶」連姆尼森在自己的臉書上公布了一張和烏克蘭小姑娘合影的圖片。我覺得啊,連姆大叔最近應該接個活,拯救另一個青年,他姓梅德韋傑夫,剛剛因為老爸的原因被萬惡的美帝吊銷了美國的簽證而遣返,把這樣的青年儘快扔回祖國的懷抱,我想連姆大叔應該會有興趣。
(文章作者二大爺,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一頭驢的夜航船)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首發或轉載。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或原作者,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