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布”入境查手機”等規範 引發民眾憂慮

劉悅
2024-05-31
image
示意圖,圖中顯示的是旅客在機場推着行李車。(攝圖網)

5月28日,中國國安部公布”入境查手機”的多項規範,雖然當局指稱該規範只是針對與反間諜工作”有關的個人和組織”,但仍引發民眾憂慮。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早在4月26日,中國國安部公布《國家安全機關安全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和《國家安全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其中提到「執法人員」將被配備「檢查電子設備」的權力。

自此以後,有媒體報導稱,「國安人員七月起抽查個人通訊設備」,該消息引發民眾不安。

一個多月以後(5月28日),中國國安部在其微信公眾號刊登文章《「入境查手機」的荒謬論調可以休矣》,其中有內容顯示,「境外反華敵對勢力」藉機造謠抹黑、搬弄是非,大肆炮製所謂「所有人入境中國都會被查手機」的消息。但新規只是為了有效防範、制止、懲治間諜違法犯罪活動,且訂有三個「明確查驗嚴格規範」:第一是查驗前提,必須是依法執行反間諜工作任務;第二是查驗對象,必須是與反間諜工作「有關的個人和組織」,比如對軍事禁區、涉密單位等進行偷拍的間諜行為嫌疑人員,對象不能是無關人員,更不會是「普通入境人員」;第三是查驗流程,必須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國家安全機關負責人批准。

雖然國安部在文中稱「不是人人都會被查」,但華盛頓智庫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全球經濟專家杜斯特柏格(Thomas J. Duesterberg)認為,中國國安部門的三大查驗原則無法令人放心,因為其內容 「既不清楚也相當模糊」,且批准審查的官員層級也不高。

杜斯特柏格警告,這一新規無疑會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推動吸引外資和外國學生的計劃產生負面影響。他說:「中國審查範圍似乎越來越寬,這些審查程序的些許武斷性質,尤其可能導致企業界人士產生疑慮,思考要將自己曝露在多大的審查風險之中。」

杜斯特柏格認為,中國此舉或是為了引發某種寒蟬效應,警告所有前往中國的人的手機都可能被查,因此入境者必須自我審查,避免在手機里存放敏感內容。

旅居美國的原北京大學經濟學者夏業良則認為,國安此舉雖然主要針對入境華裔民眾,但也會加劇西方人對中國的不安全感。他說:「習近平上台以來,對言論自由、對信息的封控是非常嚴格的,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但是最近,他隨着跟西方,尤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關係越來越緊張,這種封鎖做法已經顯得是非常的突出了 。」

夏業良認為,中國國安部有關檢查手機的新規定將影響外國人前往中國的意願。他說:「大家覺得沒有安全感,在中國投資環境如此惡化,然後你連自己的、私人的,有個人隱私的手機都會被邊境隨意去檢查。如果講他們的藉口是涉及國家安全,但是一定要給出相應的依據。否則的話,不能夠這樣隨意地去侵犯公民隱私,甚至是外國入境者的隱私。」

夏業良還稱,北京當局在過去一般不會對外籍人士入境採取粗暴的措施,但現在不管你是外籍還是華裔,基本上都是採取一種非常無禮、蠻橫的做法,不容商量,也沒有任何法理依據。

旅美中國留學生小黃表示,共產黨一直以來的風格就是 「既要、又要、也要」,就是什麼都想要。他說:「它又想把國內所謂安全提高到很高的程度,然後又希望外國的經貿往來,然後能接受它這套東西,然後能夠更多地來中國投資。」

小黃認為,中國國安部門對外宣稱查手機規範可能僅是表面說辭,相關規定並不真正會被執行或遵從。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受制於共產黨,而黨想做的事情在中國沒有任何規定可以限制。

對於新規會不會影響他回國意願的問題時,小黃說:「可能對像我們這種更加認同一個比較自由、民主價值觀的留學生來說,只要我們在中國以外的互聯網發表過言論,或者哪怕是和朋友聊天有聊過這樣的話題,(新規)都會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因素。就是不會說像以前那樣,想買張機票就回國這樣。」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中國A股慘綠 上證失守三千點大關

自由亞洲電台  2024-06-25

image